东北网虎林7月26日讯 脱贫是坐等靠,还是自己动手丰衣足食?新乐乡永平贫困户孙文喜用实际行动给出了响亮回答——依靠手工扎扫把,一年扎出2万多元收入,不但自己走上致富路,还让本村10多户村民也找到了增收致富的门路。
孙文喜原本家境殷实,十年前,他上山采松籽时发生意外,从树枝顶尖掉下来腰椎粉碎性骨折导致下肢瘫痪,被紧急送往医院抢救。尽管在医院陆续治疗3年多,花费了20多万,但仍然落下终身残疾,并欠下高额债务。
2014年,经过村民民主评议和“两公示一公告”,孙文喜被列为建档立卡贫困户,还为他解决了低保,保障了基本生活条件。同时,包村干部多次上门宣传脱贫政策,商谈脱贫致富思路。孙文喜不因残疾而自暴自弃,而是自力更生,利用当地丰富的棕、竹枝、扫把草等资源,制作加工扫把。因为扎的扫帚样子好看,料多且扎实,他的扫帚很受村民喜欢。
现在坐轮椅上的孙文喜一天能扎50-60把扫把,每把能卖10-12元,纯收入能达到3块钱。乡政府在环境整治工作中,收购孙文喜的扫把,奖励给环境整治表现较好的农户,各村已购买2000余把。现在孙文喜靠扎扫把的收入,已经能维持平时看病吃药的费用,还有能力解决二个孩子上学的学费和家庭基本开销,凭着吃苦耐劳的劲头,孙文喜把扎扫帚变成了致富事业,甩掉了“贫困户”的帽子,走上了村民羡慕不已的致富路。孙文喜说:“脱贫致富,有政府帮忙,有干部扶持,再加上自己不断的奋斗,不是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