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虎林4月11日讯 经过一个多月的紧张忙碌,虎头镇备春耕生产工作已接近尾声,进入春耕阶段。在今年的农业生产中,不变的是农户们勤恳忙碌的身影,变化的则是农民们紧跟形势,调结构、促增收的理念。
虎头镇是我市重要的水稻生产基地之一,共有水田40余万亩。走进一栋栋水稻育苗大棚,记者看到,这边妇女们在忙着摆秧盘,那边大家在用先进的设备进行着覆土、撒种工作,农民们都在抢前抓早地打好农业生产“第一仗”。虽然早已过了立春时节,但由于地理因素影响,虎头镇的土地并没有完全开化。为了增加积温,农民在水稻秧盘上覆盖了一层塑料薄膜,为水稻秧苗创造了良好的生长环境。
在“从种得好向卖得好转变、从追求产量向追求效益转变”新思路的影响下,虎头镇政府积极引导农户调整水稻种植结构,适应市场需求,打造高精端品牌。据了解,今年虎头镇水稻种植品种长粒居多,由从前的不到百分之十提高到百分之四十以上;同时,黑稻、粘稻、鸭稻等市场需求量较大的新兴水稻品种也逐渐登上虎头镇种植生产的大舞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