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虎林新闻网 > 专题 > 科学发展观 > 学习动态 正文
 
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全面提升素质打造服务型机关
 签发时间 2009-11-04

        按照中央统一部署,将从9月份起至明年2月份在乡镇、村一级开展第三批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作为最贴近基层贴近群众的乡党委、政府机关,如何牢固树立和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是摆在我们面前一项紧迫的任务。

         一、推进服务型机关建设是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

        乡机关是乡政府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服务机关,服务基层,服务群众的基本职能。创建服务型机关,是加强服务型政府建设的重要载体,是深化机关效能建设和作风建设的有效途径,也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乡机关支部应当围绕“党员干部受教育,科学发展上水平,人民群众得实惠”的总体要求,把服务型机关建设作为学习实践活动的主载体、主抓手,精心组织,认真谋划,狠抓落实,确保这次学习实践活动取得实效,确保机关党支部的建设也得到进一步加强。

         二、推进服务型乡机关建设,增强服务意识是前提

        科学发展观核心是以人为本,人是一切的主体。建设服务型机关关键是要有较高政治素质和强烈服务意识的机关干部队伍。这次机关学习实践活动,应与学习正确政绩观、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结合起来,尤其是要加强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教育坚持党的群众路线教育,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教育和坚持实事求是的教育,使我们的广大机关党员干部真正具有良心、责任心和事业心。

       政府干部要讲良心。所谓良心,即职业道德。是责任心、事业心的基础。要求干部讲良心,不仅要讲大道理,还要讲小道理,那就是说乡干部应对得起组织的多年培养、对得起老百姓赋予的权力、对得起干部身份、对得起这份比上不足比下有余的工资待遇,爱岗敬业、踏实工作、多办实事、深入民心,保持一颗勤廉之心、爱民之心和坦荡之心。

       乡干部要有责任心。所谓责任心,即积极认真,严谨的态度和行为表现。这就要求我们乡干部把组织和领导交办的事当自己的事来完成,把群众的困难当做自己的困难来解决,任劳任怨、不计得失,一门心思扑在工作上,一丝不苟,条理清晰,严格按照要求开展工作,遇事不推,碰到矛盾不回避,一抓到底,处处留心,发现问题及时主动去解决,不当旁观者,局外人。坚持一是一、二是二,不和稀泥,不当老好人,不降低工作质量、标准和要求。

       乡干部要有事业心。所谓事业心,即理想、志向、目标、追求的外部积极表现。事业心是良心、责任心的更高层次,忠实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这些都是每位干部追求的目标。考验乡干部有无事业心的标尺,就是老百姓经常讲得“平时看得出、关键站得出、危难时刻豁得出”,要达到这个层次,就是要有勤学肯思、精益求精的习惯,知难而进、雷厉风行、淡泊名利、无私奉献的胸怀。

        三、推进服务型机关建设,提高服务能力是关键

       提高富民的能力。发展是第一要义,当前广大农民群众想的是尽快致富,求得是市场信息,缺的是科技知识,愁的是市场销路,盼的是提供服务。这就要求我们乡干部熟悉党的农村政策,宣传好各项支农惠农政策,引导激发群众的创业热情,及时准确传递种养加产供销等方面的信息,帮助搞好技术服务,当好群众致富的帮手。

        提高维护社会和谐稳定能力。和谐稳定是乡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责任,乡干部要正确认识和有效疏导各种社会矛盾,科学分析人民内部矛盾新的表现形式特点和发展趋势,准确及时掌握重点部位,重点人群的动态。善于做群众的思想政治工作,协调处理不同利益群体的之间的关系。把矛盾和问题解决在基层,萌芽状态。面对复杂的问题和重大突发事故,要抓住主要矛盾,充分依靠群众,讲究方法,冷静分析,沉着处理。

        提高依法行政的能力,依法行政是推进服务型机关建设前提和保障。乡干部要牢固树立法律至上的观念,带头学习并认真执行法律法规,自觉把行政行为纳入法制轨道,运用法律手段解决问题,调节利益关系。特别是要运用百姓赋予的权力为他们排忧解难的同时,不断增强广大群众的法制意识,规范他们的言行,共建和谐社会。

         四、推进服务型乡机关建设,提高服务实效是保证

        要推行“一线工作法”,这就要求我们乡机关干部带着责任立足一线带着感情贴近群众,带着问题走进基层,带着任务深入群众,带着思考走向实践,为基层、企业和群众提供方便快捷、优质高效的服务。

        力量在一线配置,干部在一线工作。即联系村各类会议必到,村两委重大决策必到,村里发生重大矛盾纠纷或突发性、群体性事件必到,防台风防火防汛必到,村里重大活动必到,年轻干部、后备干部要自加担子,自加压力,建议乡党委政府有计划安排他们重点工程一线工作、工作重点村、矛盾复杂村、强化锻炼,学习技能,增长才干。

       情况在一线了解,问题在一线解决。乡机关干部要熟悉村情民意,做到“五必访”、“五必知”,即村两委干部、党员必访,村民代表必访,种养大户,个私企业主必访,低保户困难户必访,上访户、重点户必访。“五必知”,即所联系村发展思路、目标必知,所联系村热点,难点必知,联系村不稳定因素必知,联系村重点工作,中心工作完成进度情况必知。在畅通民意的基础上针对群众反映的各类问题,要认真梳理,尽量做到“件件有落实,事事有回音”。

       成效在一线体现,形象在一线树立。“一线工作法”符合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现代管理学原理和乡干部成长规律,既能体现乡工作的成效,也能树立乡干部在群众中的形象。我们乡干部要把“抓发展、保民生、保稳定”作为自己的第一职责,静下心来、沉下气来、集中精力,主动深入村组、深入企业、深入群众、查找工作中的薄弱环节,从群众最不满意的事情做起,从群众最希望做的事情做起,时刻维护党和政府在群众中的形象。

来源:
作者: 编辑: 刘海滨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返回首页
 

相关评论
 
 东北网 | 新华网 | 人民网 | 新浪网 | 搜狐网 | 网易 | 大冬会 | 文明网 | 艺术节官网 | 中国政府网 | 央视网 | 凤凰网 | 虎林吧 | 中国天气
 黑龙江地市新闻 : 哈尔滨 | 齐齐哈尔 | 牡丹江 | 佳木斯 | 大庆 | 鸡西 | 双鸭山 | 伊春 | 七台河 | 鹤岗 | 绥化 | 黑河 | 鸡东 | 虎林政府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