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虎林新闻网 > 文明长廊 正文
 
百姓心中的“幸福泉村”
 签发时间 2008-05-06

  在黑龙江省虎林市宝东镇西11公里处,有这样一个中等村。全村262户,986口人,党员也仅有30人。但,正是这30名党员和老支书宋孝本一道带领村民历经十年时间把一个经济落后村变成如今农民人均纯收入4800元的富裕村。这就是被当地百姓称为“幸福泉村”的省级文明村---凉水泉村。

  如今的凉水泉村拥有固定资产150万元,村集体年均收入已达13.5万元。大中小型以及各类配套农机具已达600多台;农业机械化率达到90%;有线电视入户率、电话入户率、自来水入户率、村内道路砂石化率都已达到100%;全村星级文明户达236户,十星级文明户达50%。特别是近几年,凉水泉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随着村集体经济实力的好转,逐步增加了对文明村建设的投入力度。几年来,先后投资118万余元进行文明村建设。不仅在3条主道上安装了36盏路灯,使全村的夜晚亮起来。而且为全村所有农户购买了液化气灶具,使村民告别了传统的秸杆柴火。另外改造了十公里田间路;三条中心路新建总长1.6公里的水泥路;铺设了3000延米的水泥板边沟;修建了一处集休闲、健身、娱乐为一体的占地近3000平方米的灯光休闲广场;修建了十三条街道的大小桥涵共290座,并为每个农户修建了进院桥;还栽绿化树23000棵,修花池53个,栽花48000余株。今天的凉水泉村,街道两旁绿树成荫、花草繁茂、沟清水畅、鸟语花香,一派文明、祥和、富裕的新农村景象。这一切是凉水泉村两委会精诚团结、真抓实干,带领农民走共创三个文明之路的结果。几年前村集体确定的以绿色水稻种植为主,不断调整旱田经济作物,引导农民发展畜牧业的“稳粮、调整、兴牧”的发展思路,使集体积累和人均收入逐年增加。也正是有了一定的经济基础作后盾,村两委会坚持三个文明一起抓的方针从未动摇。

  经过几年的文明村创建,为全村人民创造了一个安定团结的政治环境,健康向上的文化环境,友爱和谐的人际环境。凉水泉村也先后荣获“全国绿化千佳村”、“省级文明村”、“省级爱国卫生先进村”、“鸡西市农业和农村工作先进村”、“鸡西市文明村标兵”、“虎林市五好村党支部”等光荣称号。这些荣誉的取得倾注了广大党员、村干部以及全体村民的无数心血。在创建文明村活动中,可以说,村集体切实可行的规划,健全的责任机制,团结拚搏的干劲、对村民入脑入心的宣传教育和村集体经济后劲的支撑是凉水泉村取得今天这些成绩的关键所在。

  凉水泉人并未停留在这些荣誉之上,他们正以新农村建设为契机,虚心向先进单位学习,扎实工作、开拓创新,为早日加入全国文明村行列而努力着,要使凉水泉永远成为他们心中的“幸福泉”。

来源: 虎林新闻网
作者: 宝东镇党委 虎林市文明办 编辑: 袁振家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返回首页
 

相关评论
 
 东北网 | 新华网 | 人民网 | 新浪网 | 搜狐网 | 网易 | 大冬会 | 文明网 | 艺术节官网 | 中国政府网 | 央视网 | 凤凰网 | 虎林吧 | 中国天气
 黑龙江地市新闻 : 哈尔滨 | 齐齐哈尔 | 牡丹江 | 佳木斯 | 大庆 | 鸡西 | 双鸭山 | 伊春 | 七台河 | 鹤岗 | 绥化 | 黑河 | 鸡东 | 虎林政府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