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虎林7月18日讯 土地是农民赖以生存的根本,自种植结构调整以来,如何将传统的旱田作物劣势转变成为竞争优势,成为新乐乡新民村农民探索的头等大事。经过不断的学习与积累,农民们巧打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调整牌,用勤劳与智慧让黑土地产出更多效益。
旱田种植在新乐乡新民村农业种植中占有重要比重,在应对调整种植结构、推动转型发展过程中,新乐乡新民村村民积极转变观念,不断创新突破,取得较好成效。
走进新民村果蔬大棚基地,70栋大棚整齐排列,大棚内种植着西红柿、茄子、白菜、西瓜、桃子等二十余个果蔬品种。每到一处,都有阵阵清香扑面而来,令人垂涎三尺。这些大棚中大部分都是将水稻育苗大棚进行二次利用,不仅提高了土地利用率和产值,也让种植户们尝到了甜头。
据种植户介绍,今年春天大棚内种植的豆角、黄瓜、白菜等蔬菜的销售已经接近尾声,价格要比目前市面上的蔬菜价格略高;而大棚中的西红柿、茄子、辣椒只长出了小小的秧苗,一眼望去,枝头上只有零星的几个花骨朵,还看不到果实。原来这些菜苗都是刚刚栽种上,要到秋天才能成熟。为了避免与大田里本地蔬菜的竞争,新民村农民巧打时间差,为自家的蔬菜卖上了一个好价钱,而对于应季的大田蔬菜,他们也琢磨出新的“包装”方式,提高蔬菜的“身价”。
今年夏天温度较高,近期每天的温度都在三十度以上,而在大棚内种植桃树的新民村农民赵爱姬夫妇连日来都顶着烈日在大棚内给今年刚刚种植的桃树捆绑枝蔓,为今年他们初次尝试的农作物套种新模式打下基础。
这边大地里的香瓜即将上市,那边山上的美国大榛子也在蓄力生长。新民村农民种植美国大榛子已经有六七年的时间了,原本荒废的山地被大家利用了起来。据了解,榛子在每年的八九月份成熟,一亩地榛子树可产榛子近200斤,不仅榛子果实可以卖个好价格,每年春季售卖幼苗也给农民带来了良好收益。
今年新民村果蔬大棚种植基地里的水果蔬菜全部施撒有机肥料和农家肥,不喷洒任何农药,采用人工除草的方式,有效保证了果蔬的品质和口感,未来,农民们还计划进一步打响村里的果蔬品牌,开拓市场,让这片黑土地里孕育出更多的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