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双厚实而粗糙的双手,脸颊上是常年劳作留下的两抹红色,淳朴而热情,这是东诚镇复兴村村民姜泽芝给人们留下的印象。她用30年时光,诠释着“百善孝为先,敬老爱老亲老”的最美家庭故事。
今年53岁的姜泽芝老家原本在山东荣成,1983年嫁到了复兴村,这里也就成了她的第二个家。记者来到姜泽芝家中时,她正给婆婆高秀珍试穿年三十儿的新衣服。
姜泽芝:“妈今年是你的本命年,给你买了套红衣服,你喜欢不?” 婆婆高秀珍:“喜欢,正好。”
婚后姜泽芝一直和婆婆住在一起,由于婆婆高秀珍患有糖尿病,饮食起居就需要格外细心。为了能让婆婆营养更均衡,姜泽芝每天都换着花样给老人改善伙食。2011年,婆婆高秀珍不慎将腿摔伤了,住院的几个月时间里,姜泽芝从未离开过婆婆的病床。
婆婆 高秀珍:“那年我把腿摔伤了,我有病的时候,(她)送饭啊接屎接尿,你找不着,最好的一个人,俺儿媳妇还干净利索!”
高秀珍老人今年虽然已经73岁了,但在儿媳的精心照料下身体硬朗、精神舒畅,街坊邻居都说老人有福气。
复兴村村民 高秀英:“(老人)有病的时候,(媳妇)给做饭给洗衣服,你说外边还得干着,家里还得伺候着是不是,就可以说挺好的!”
由于丈夫在村里工作,平时很少顾得上家里,这一大家子人都要靠姜泽芝一个人操持。上有老,下有小,姜泽芝每天5点多就起床照顾老人,再为孩子们做好饭菜送到学校,地里的农活也不耽误,日子就这样匆匆忙忙的走过了30年。如今孩子都已长大成人,但姜泽芝多年的习惯仍然没有变,公公婆婆的身体健康依然是她最牵挂的事儿。
姜泽芝:“我岁数小的时候做儿媳妇,我婆婆对我也挺好的,所以现在老婆婆老公公岁数大了,我也得好生孝敬公公婆婆,我也有儿有女,自个儿有爸有妈,所以做到我问心无愧,好生照顾老人。”
由于孩子们都不在身边,平时回家的机会也越来越少,眼看着春节就要到了,家里的老人惦记着远在异地的孙子孙女,盼望着能过上一个子孙满堂、热热闹闹的团圆年。
婆婆 高秀珍:“孙子他们都快回来了吧?”
儿媳 姜泽芝:“嗯,婷婷回来过年,洋洋不能回来。”
婆婆 高秀珍:“洋洋当兵我知道他不能回来。儿媳 姜泽芝:“今年外甥、女婿都回来过年。”
儿媳 姜泽芝:“我的新年愿望就是,祝愿俺爸俺妈两人在2015年身体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