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虎林新闻网 > 国内新闻 正文
 
中国经济与房地产业的“爱恨交织”
 签发时间 2010-02-25

    新华网上海2月25日电 题:中国经济与房地产业的“爱恨交织”

    新华社记者 许晓青 陈雍容

    随着新的一年为中国经济前景带来了更多的不确定性,房地产这个曾引发美国次贷危机进而造成全球金融海啸的产业,在中国决策者和民众眼中无疑充满了“爱恨交织”的复杂情绪。

    

中国加快省直管县 以有效减少行政层次

 
如何改变GDP增长对房地产业的依赖?中国人距离“居者有其屋”还有多远?这些问题都将在今年3月即将召开的中国“两会”上成为代表委员们讨论的热点。

    在过去的一年里,房地产业为中国经济复苏、成功“保八”立下功劳。从年初地方政府大批基础建设项目开工,到年末北京、上海、南京等城市“地王”频现,房地产业一方面带动了大批上下游产业,拉动投资成为GDP增量的强大支柱,一方面也带来了泡沫经济的阴影,为中国经济结构的进一步调整埋下不利因素。

    房地产业的影响力在于“国计”更在于“民生”。不断高企的房价令那些以“蜗居族”自称的年青一代购房者倍感压力。

    去年夏季开始筹备婚房的“80后”白领周剑涛,至今未如愿。每天在“搜房网”上逡巡的他,焦灼不安地对记者说,房子在这个时代,几乎成了改变人命运的东西,有人为此失去爱情,也有人留住爱情,却成了“房奴”。

    在上海,周剑涛这样的年轻人被称为“夹心层”,家庭条件无法一次性承担市中心商品房的首付,同时又不够资格申请廉租房或新试点的经济适用房。

    据统计,2009年1-11月,全国住宅销售均价达到4600元/平方米,比2008年均价上涨了1000元/平方米,为住房制度改革以来涨幅最高的一年。其中,深圳、杭州、南京、北京、上海等一线城市房价涨幅超过全国平均水平。

    房价暴涨的另一面,则是中国部分城市土地出让收入迅速飙升。来自中国指数研究院的统计数据显示,2009年中国70个大中城市土地出让金共计10836亿元,比2008年增加140%,比2007年增加49%。其中,北京市土地出让金收入928亿元,占北京市政府公布的去年地方财政收入2026.8亿元的比重达45.8%。

 
 
 
来源: 新华网
作者: 编辑: 朱恒斌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返回首页
 

相关评论
 
 东北网 | 新华网 | 人民网 | 新浪网 | 搜狐网 | 网易 | 大冬会 | 文明网 | 艺术节官网 | 中国政府网 | 央视网 | 凤凰网 | 虎林吧 | 中国天气
 黑龙江地市新闻 : 哈尔滨 | 齐齐哈尔 | 牡丹江 | 佳木斯 | 大庆 | 鸡西 | 双鸭山 | 伊春 | 七台河 | 鹤岗 | 绥化 | 黑河 | 鸡东 | 虎林政府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