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最近一段时间,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里面在中南海连续召开了五次座谈会,所有的主题都是一个,就是教育,而主持者是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对此,温家宝总理曾经表示,研究制定《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是本届政府必须着力做好的一件大事。
以下为2010年2月8日中央电视台《新闻1+1》节目文字实录:

这是2月6日,温家宝主持召开群众代表座谈会,首次把学生和家长代表请进了中南海。新华社记者黄敬文摄
主持人(董倩):
晚上好,欢迎您收看正在直播的《新闻1+1》。
就在最近一段时间,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里面在中南海连续召开了五次座谈会,所有的主题都是一个,就是教育,而主持者是国务院总理温家宝。
(播放短片)
卢金玲(学生家长):
总理听得很认真,时常地点头,完了结合孩子的成长,讲得很好。就跟聊天似的,一点都不紧张,说话挺放松的,真是敞开心扉了。
解说:
上周六,来自北京东升乡的卢金玲受邀参加了一次特殊的座谈会,地点中南海,而与她面对面交流的人则是国务院总理温家宝。
卢金玲:
总理听得都是很认真的,而且也是在每一点都在记,有时候总理当时就给解答,提出的意见和建议。
解说:
卢金玲参会的身份是学生家长,与她同行的有研究生、大学师范生、中学生、农民工、农民以及北京市民。这场由温总理主持召开的教育座谈会,是围绕着人们关注的,还正在制定中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让学生和家长代表们对教育提出意见和建议。
引人注意的是,像这样关注教育的座谈会已经是从1月11日到2月6日第五次举办了,并且每一次都是温家宝总理亲自主持召开的。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里,五个半天的时间,密集的教育座谈会,其重视程度不言而喻,而五次座谈会主题各有不同。
1月11日第一次座谈会,以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为主题;四天后召开的第二次座谈会锁定职业教育;2月4日,探讨基础教育;随后召开的是教育管理体制座谈会,请来的则是一些教育管理系统负责人;而上周六召开的座谈会,则是首次把学生和家长代表请进中南海,与总理面对面。
纵观五次座谈会,内容涵盖了各级教育,而受邀之人也包括了学校、家长、学生,也包括了家长代表,而他们的意见将为《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提供参考。2008年8月底,我国启动面向2020年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制定工作,并成立了由温家宝总理任组长的领导小组。
对此,温家宝总理曾经表示,研究制定《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是本届政府必须着力做好的一件大事。一年多以来,已经数十次译稿,形成了纲要初稿。之所以如此重视温家宝总理在第五次座谈会上的讲话影响是最好的解释“教育是一个国家发展的基石,教育改革和发展是关系国家和民族未来的大事,也是每个家庭和学生关心的大事”。
《第一财经日报》今天就在A3版发表文章,标题引用了温家宝总理在座谈会上的话“教改要让人民看到希望”。教育一度与住房、医疗并列齐名,被公众戏称为“压在人们头上的新三座大山”。在医改终于破局的时刻,对教育改革的期待已经日益强烈。
“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还记得钱学森老人在病榻上时曾多次向前来探望病情的温家宝总理提出这样的一个问题。在物质极大繁荣的时代,“钱学森之问”问出了教育之惑,如今在大步向前的教育改革之路上,人们期盼着能看到更多的信心与希望。
[1] [2] [3] [4]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