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虎林新闻网 > 国际新闻 正文
 
研究发现:鱼类其实挺聪明
 签发时间 2010-01-18

    1月11日,在南宁市人民公园,“吃奶鱼”在进食。
    在广西南宁市人民公园,有一批“吃奶鱼”深受游客喜爱。“吃奶鱼”是日本的金鲤鱼和亚马逊鱼杂交的后代,它们在大约一岁时,就会被饲养员训练用奶瓶进食,到2岁左右就会自己吮吸奶嘴喝奶。新华社记者 黄孝邦 摄

    不少人认为鱼类智力低下、记忆力差,甚至有人说“鱼只有三秒钟记忆”。澳大利亚研究人员发现,鱼类的“聪明才智”超过人类想象,记忆远远不止数秒,反而可以达到数月乃至数年时间,它们还具有学习能力,懂得使用欺骗手段捕食。 

    记忆长

    查尔斯·斯特尔特大学陆地、水域和社会研究所助理研究员凯文·沃布顿10多年来一直从事鱼类研究,特别是昆士兰东南水域的淡水鱼。他说,鱼类只有短暂记忆这种认识完全错误。

    “鱼类只有3秒钟记忆完全是一个谬论,”英国《每日电讯报》15日援引沃布顿的话报道:“在过去15年间,(我们研究人员)针对鱼类的学习能力和记忆力进行了大量研究,发现鱼类其实相当复杂。”

    他说:“鱼能够记住猎食对象类型数月时间。一旦它们遭捕食者攻击一次,之后就知道躲避这类捕食者,这种记忆也可以维持数月时间。而鲤鱼上钩被抓后,至少一年都会躲着鱼钩。”

    破谬论

    悉尼大学鱼类生物学家阿什利·沃德博士与沃布顿观点相同。他认为,关于鱼类记忆力差、智力低下这些错误认识可能源于早期的动物学研究。

    沃德说,“当时的动物学家以人类为参照物,测试鱼类能力,鱼类当然显得无能”。事实上,鱼类的记忆力可谓惊人。

    他举例说,美国查尔斯·埃里克森教授喂养一群鱼,每次喂食都叫着“鱼儿鱼儿”,一直持续数月。中断5年后,埃里克森来到鱼缸前,再次唤着“鱼儿鱼儿”,鱼群立即游到水面上,等待喂食。

 
 
来源: 新华网
作者: 编辑: 朱恒斌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返回首页
 

相关评论
 
 东北网 | 新华网 | 人民网 | 新浪网 | 搜狐网 | 网易 | 大冬会 | 文明网 | 艺术节官网 | 中国政府网 | 央视网 | 凤凰网 | 虎林吧 | 中国天气
 黑龙江地市新闻 : 哈尔滨 | 齐齐哈尔 | 牡丹江 | 佳木斯 | 大庆 | 鸡西 | 双鸭山 | 伊春 | 七台河 | 鹤岗 | 绥化 | 黑河 | 鸡东 | 虎林政府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