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记者1月11日电(记者张辛欣、刘羊旸)新年伊始,一股股冷空气接踵而至,为中国大部地区带来大幅度降温。此次冷空气将于何时结束?近期气温能否回升?是否会引发大范围的雨雪冰冻灾害?中央气象台首席预报员宗志平对此作出解读。
据中央气象台11日消息,受较强冷空气影响,11日白天至12日夜间,新疆东部、内蒙古大部、西北地区中部和东部偏北地区、东北地区南部、华北西部和北部等地将出现4-5级、阵风6级偏北风。同时,新疆北部、西藏西部、甘肃中东部、内蒙古东部、东北东部、山东半岛等地有小到中雪或阵雪,江南、华南、西南地区东部等地仍有阴雨雪天气。
“通常影响中国冷空气的冷涡位于贝加尔湖的北面,冷空气势力比较弱。现在由于贝加尔湖北面受高压控制,冷空气系统转向南面,位置偏东靠近蒙古地区,中国东北、华北等地才会出现如此频繁的冷空气。”他说。
专家表示,元旦以来影响中国的冷空气并不属于强冷空气,不能因此推断今年会出现大范围的雨雪冰冻灾害。
据中央气象台近十天温度统计,中国黄淮,江淮,江南等地温度较往年偏低1-2摄氏度。其中,黄淮北部、华北东部较往年偏低4摄氏度左右。
“近期这股中等偏强冷空气为中国大部地区带来不同幅度的降温,一些地区温度会比往年偏低,但就现在而言,还谈不上达到极值。”宗志平说,“南方降雨在11日夜间基本结束,江南北部部分地区最低温度会降到0摄氏度以下,由此会带来部分地区道路结冰现象。目前来讲,引发大范围的雨雪冰冻灾害可能性很小。”
据中央气象台消息,未来10天影响中国的冷空气势力较前期有所减弱,14日之前华北、东北、黄淮、江淮、江南地区气温偏低。14日开始,中国中东部大部地区气温将逐渐回升至与常年同期持平或略偏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