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虎林新闻网 > 国内新闻 正文
 
我国农业与农村经济的五大增长点
 签发时间 2009-11-17

    党的十七大以来,我国农业与农村经济实现了持续稳定发展,粮食总产和农民人均纯收入连续几年稳定增长。但是,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目前农业与农村经济发展面临严峻挑战,集中表现为农业生产效益下降、农产品贸易形势严峻、促进农民增收难度加大、农产品质量安全隐患较大等。面对这一形势,应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关于稳粮、增收、强基础、重民生的精神,积极发掘和培育农业与农村经济的增长点。

    加快发展绿色农业

    近几年,以绿色食品、有机食品和无公害农产品为代表的绿色农业保持了20%以上的发展速度,实物总量接近全国食用农产品商品总量的30%,成为安全优质农产品生产、流通、消费的主要载体。

    在促进现代农业发展和农民持续增收方面,绿色农业的作用日益显现。一是促进农业标准化生产。绿色农业推行“环境有监测、操作有规程、生产有记录、产品有检验、上市有标识”的全程标准化模式,引导广大农民优选品种、科学用药、合理施肥,能够提高农业生产水平和科技含量,实现农产品质量可追溯。二是促进农民增收。据调查,无公害农产品售价比普通农产品高出10%以上,绿色食品平均高出20%—30%,部分绿色食品、有机食品高出一倍以上。优质优价的市场机制,既是发展绿色农业的动力,也是实现农民增收的重要方式,出现了“品牌引导消费、市场拉动生产”的良好局面。三是促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发展绿色农业,能够延长农业产业链条,强化农户、基地、企业、市场之间的联系。四是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绿色农业倡导“保护环境、清洁生产、健康养殖”的可持续生产方式,珍视产地环境和产品质量安全,能够较好地协调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关系。

    加快发展绿色农业,应积极推进农产品标准化生产示范县(场)建设,加快创建一批绿色农业生产示范基地;加快绿色农业生产基地建设,推行“公司+基地+农户”的生产组织方式;全面提升绿色农产品公信力,进一步提高认证监管和服务能力,提高认证产品质量水平;全面强化执法监督,以产地污染治理为切入点加强源头监管,以生产记录档案为重点加强生产过程控制。

 
 
来源: 新华网
作者: 编辑: 朱恒斌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返回首页
 

相关评论
 
 东北网 | 新华网 | 人民网 | 新浪网 | 搜狐网 | 网易 | 大冬会 | 文明网 | 艺术节官网 | 中国政府网 | 央视网 | 凤凰网 | 虎林吧 | 中国天气
 黑龙江地市新闻 : 哈尔滨 | 齐齐哈尔 | 牡丹江 | 佳木斯 | 大庆 | 鸡西 | 双鸭山 | 伊春 | 七台河 | 鹤岗 | 绥化 | 黑河 | 鸡东 | 虎林政府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