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因为不满纳粹政权、厌恶战争或同情犹太人等原因,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大批德国军人被冠以“叛徒”罪名而遭处决,幸存者在战后60多年中仍遭歧视。
一项相关法案有望于8日在德国联邦议院获得通过,使他们重获清白。
境遇悲惨
根据德国历史学家统计,二战期间,纳粹军事法庭以脱逃、拒服兵役、叛变等罪名,判决约3万名军人死刑,其中约两万人被处死。另外,大约10万人因这些罪名入狱。
这些“叛徒”不限于德国人,还包括奥地利、丹麦、挪威、罗马尼亚等国军人。
二战结束后,顶着这些罪名的幸存者不仅被视为叛徒遭受歧视,而且常常难以找到工作,甚至收到死亡威胁。
2002年,德国联邦议院终于通过一项法案,给那些有脱逃、拒服兵役和惑乱军心罪名的人正名,但将有叛变罪名的人排除在外。
路德维希·鲍曼是一名二战老兵,今年87岁,下周议会表决时,他将在场见证来之不易的胜利。
鲍曼1942年在法国波尔多驻扎时试图逃离部队,抓获后被判死刑。多亏他家境富裕,打通关系后改判12年监禁。
他在关押期间受到折磨,战争结束后仍因为自己的罪名遭同胞歧视。他于1990年创立一个组织,为自己和其他有同样遭遇的德国老兵争取平反。
鲍曼6日在一次活动中告诉媒体记者,当初选择逃离部队只是出于对战争受害者的同情。“我当时认识到,这是一场罪恶的战争,是种族屠杀,”他说。
“我们原以为战争结束后大家会感谢我们的行动,谁知却遭到羞辱,被看成胆小鬼、罪犯、叛徒,还受到威胁。为数不多的幸存者中,不少人结局凄惨、受尽屈辱。没有人为我们说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