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虎林新闻网 > 国内新闻 正文
 
诈骗手段翻新 近30种陷阱“潜伏”电信网络
 签发时间 2009-09-01
    核心提示

    8月31日,公安部通报了全国公安机关打击电信诈骗犯罪专项行动阶段成果。

    近年来,利用手机短信、电话和网络等通信手段实施的电信诈骗犯罪活动十分突出,这种犯罪呈现怎样的特点?又该如何进行防范?

    8月31日,公安部刑事侦查局副局长黄祖跃介绍,当前在社会上活跃的电信诈骗形式将近30种,有中奖诈骗、汽车退税诈骗、冒充熟人诈骗、直接汇款诈骗、电话欠费诈骗等等。

    令人难以置信的是,诈骗内容竟然由专门的点子公司精心策划设计,针对不同受害群体量身定做,步步设套,让人防不胜防。

    冒充电信、公安人员  “变号”术防不胜防

    “猜猜我是谁”、冒充电信局、冒充领导等电信诈骗伎俩,相信大家并不陌生。

    今年6月,广东省广州市番禺区公安机关就打掉了一个冒充电信局、公安机关工作人员,以电话欠费为手段实施电信诈骗的犯罪团伙,抓获犯罪嫌疑人8名,破获电信诈骗案件4起,涉案价值近160万元。

    经查,该团伙将设置捆绑浙江温州铁通号码的100余套世纪网通路由器卖给台湾犯罪嫌疑人。该路由器主叫可设置任何号码,包括电信局、邮局等部门。当被害人接听电话,按照语音提示回拨按键时,电话就会自动转接至台湾诈骗犯罪嫌疑人使用的电话上。

    同时,该团伙还为台湾诈骗犯罪嫌疑人贩卖广州小灵通套卡,台湾犯罪嫌疑人通过小灵通呼叫转移和语音网关主叫设置,可以让被害人确信其是在广州市本地拨打电话。被害人将款项存入诈骗分子指定的银行账户后,犯罪嫌疑人迅速将卡内钱款通过网络或柜员机转走,最后在港澳台地区、福建厦门等地取款。

    “这种变号术欺骗性极大,需要相关部门加强管理。”黄祖跃表示。

 
 
 
来源: 新华网
作者: 编辑: 朱恒斌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返回首页
 

相关评论
 
 东北网 | 新华网 | 人民网 | 新浪网 | 搜狐网 | 网易 | 大冬会 | 文明网 | 艺术节官网 | 中国政府网 | 央视网 | 凤凰网 | 虎林吧 | 中国天气
 黑龙江地市新闻 : 哈尔滨 | 齐齐哈尔 | 牡丹江 | 佳木斯 | 大庆 | 鸡西 | 双鸭山 | 伊春 | 七台河 | 鹤岗 | 绥化 | 黑河 | 鸡东 | 虎林政府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