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虎林新闻网 > 国内新闻 正文
 
“班主任批评学生”缘何要教育部发文?
 签发时间 2009-08-28
 

新华视点: “班主任批评学生”缘何要教育部发文?

    新华网北京8月28日电(“新华视点”记者孙闻、吴晶、叶书宏)近日,教育部向各省教育主管部门下发了一份名为《中小学班主任工作规定》的文件,其中第16条规定引起社会广泛关注:“班主任在日常教育教学管理中,有采取适当方式对学生进行批评教育的权利。”

    老师批评学生自古天经地义,为何要教育部发文确认?一个看似简单的规定背后折射出什么?为此“新华视点”记者采访了相关中小学教师、学生和教育专家。

    意在破解“学生不好管、老师不敢管”

换个角度看“班主任的批评权”

中国对10万名小学班主任进行远程培训

聊胜于无的“班主任批评权”

班主任获权批评学生 进步还是悲哀

我国出台新规强化中小学班主任的权利

    “有必要!”青岛第二十二中学教务处副主任尹德伟表示,“看到这一规定时的第一反应是支持,它确实很有针对性”。

    尹德伟说:“现在老师面对犯错的学生确实有些不敢管。说少了不管用,说多了又怕学生和家长有过激行为。”

    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原常务副院长陆士桢近日走访了北京市几所知名的实验小学,“校长们告诉我,办学中他们有‘两怕’,一怕学生在校时受到意外伤害,二怕家长和老师因学生教育问题发生冲突。”

    陆士桢说,一些家长的过激行为确实让老师批评学生心存顾虑。

    教育部基础教育一司副司长王定华说:“一段时间以来‘学生不好管,老师不敢管’在一些地方成为一个比较突出的问题,甚至出现了像‘杨不管事件’这样的极端案例。教育部正是在对中小学教育,尤其是班主任工作进行了大量调研基础上出台这一政策的。”

    2008年6月,安徽长丰县吴店中学两名学生上课打架导致其中一人死亡,授课教师杨某某熟视无睹,并不加以制止,而是继续上课直至下课。这名教师后来被称为“杨不管”。

    “‘杨不管事件’仅是一个极端个案,而老师不敢管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学生不好管。”王定华说。

    “现在的学生多是独生子女,家长往往会尽其所能满足其要求。在这样的‘温室’里成长,一旦遇到风雨常常难以承受。这是老师不敢管学生的一个重要因素,也是老师教育批评学生时需要注意的问题。”尹德伟说。

    尹德伟自从教以来曾连续7年担任班主任。他曾经遇到过这样的学生,“不管自己对不对,只要不高兴,就威胁老师要去报社反映。有的甚至以死相逼。找有些家长沟通,竟说这样做是‘个性表现’。”

    比家长的某些行为更让老师顾忌的是一些学生脆弱的心理。近些年来学生因为受到老师批评或不堪学业压力而自杀的案例屡屡见诸报端。今年5月,山东省泰安市北集坡镇洪沟中学一位初一学生,因把自己的作业交给同学抄,被老师当众批评后喝下了农药……

    尹德伟说:“类似的事件发生时,人们的第一反应往往是老师不对。这种心理在助长了一些学生不良行为以及家长对孩子骄纵的同时,也使老师在需要批评学生时顾虑重重。”

    “出台这个规定的目的就是要在强调班主任负有的职责和任务的同时,在尊重学生、维护学生权利的前提下,面对学生的过失和错误时,不再缩手缩脚,能够以适当的方式批评、教育和管理学生。”王定华说。

 
 
(责任编辑: 杨理光 )
 
来源: 新华网
作者: 编辑: 朱恒斌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返回首页
 

相关评论
 
 东北网 | 新华网 | 人民网 | 新浪网 | 搜狐网 | 网易 | 大冬会 | 文明网 | 艺术节官网 | 中国政府网 | 央视网 | 凤凰网 | 虎林吧 | 中国天气
 黑龙江地市新闻 : 哈尔滨 | 齐齐哈尔 | 牡丹江 | 佳木斯 | 大庆 | 鸡西 | 双鸭山 | 伊春 | 七台河 | 鹤岗 | 绥化 | 黑河 | 鸡东 | 虎林政府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