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虎林新闻网 > 国内新闻 正文
 
高中新课改教材亮相:四变化凸显兼容并包
 签发时间 2009-08-24
  阅读提示

    8月20日,石家庄市所有普通高中都一改9月1日开学的惯例,提前开学。

    原因只有一个,让高一师生能够有更多时间适应新课改带来的巨大变化。

审计署公布财政支农资金违规问题整改结果

统计局长:网民说工资"被增长"让我脸红

国土资源部:下半年将严查囤地未建现象

原江苏省公安厅长黄明升任公安部副部长

十一届人大常委会十次会议24日至27日举行

    素质教育、人本理念、创新精神……承载着众多教育理想的新课改,从本学期开始将在全省所有普通高中推开,作为新课改重要载体的各学科必修课新教材,这天与高一新生们见面。

    那么新教材有哪些变化?这些变化又意味着什么?

    时代感强:走了“阿Q”来了“神七”

    从内容看,语文新教材换掉了鲁迅《阿Q正传》、《药》等内容艰涩、篇幅过长的文章,取而代之的是《别了,“不列颠尼亚”》、反映“神七飞天”的《飞向太空的航程》等反映近几年重大事件的新闻报道。

    不光鲁迅作品有所删减,卡夫卡《变形记》等一些学生难以理解的文章此次都被删减。除此之外,文言文难度降低,删减了屈原的《九歌》等篇目。

    翻开语文课本,新教材已经从原来的阅读、写作、口语交际和综合性学习几部分改为阅读鉴赏、表达交流、梳理探究和名著导读四大部分。

    在阅读鉴赏单元中,毛泽东的《沁园春·长沙》与戴望舒的《雨巷》同册而列、徐志摩的《再别康桥》与艾青的《大堰河》并肩比美。有教研员指出,课文篇目的选择最大化地淡化了政治色彩,文字是否流畅和谐,语言是否优美生动,成为选择的主要标准。

    此外,梳理探究和名著导读是以往课本所没有的。“酷”、“爽”、“知本家”、“帅哥”、“辣妹”等新词汇出现在梳理探究版块里。

    新教材还增加了科普文章和文艺评论、随笔。

    省教育厅有关负责人表示,普通高中新课程删减了原来教学大纲中一些“繁难偏旧”的教学内容,增加了许多与现代经济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紧密结合、息息相关的内容,更加强调学习内容的基础性、时代性和实践性,注重培养学生“学、思、知、行”的统一。

 
 
(责任编辑: 赵银平 陈元 )
来源: 新华网
作者: 编辑: 朱恒斌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返回首页
 

相关评论
 
 东北网 | 新华网 | 人民网 | 新浪网 | 搜狐网 | 网易 | 大冬会 | 文明网 | 艺术节官网 | 中国政府网 | 央视网 | 凤凰网 | 虎林吧 | 中国天气
 黑龙江地市新闻 : 哈尔滨 | 齐齐哈尔 | 牡丹江 | 佳木斯 | 大庆 | 鸡西 | 双鸭山 | 伊春 | 七台河 | 鹤岗 | 绥化 | 黑河 | 鸡东 | 虎林政府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