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虎林新闻网 > 国内新闻 正文
 
中国泸沽湖——“最后的母系王国”
 签发时间 2009-07-21

    新华网昆明7月21日电(记者 李怀岩 刘娟)“旅游让我们的生活富足了,但也让我们感到困惑和痛苦。最主要的是一些摩梭人的私心和名利心开始膨胀,年轻人还产生了‘分家’、‘过小家’的想法。”在中国仅存的母系氏族文化原生地——泸沽湖,祖祖辈辈生活在这里的村民扎史说。

    位于中国西南滇川交界处的泸沽湖是国家级风景名胜区,有“人类最后的母系王国”之称。在泸沽湖畔世代居住了1500多年的摩梭人,是目前国际上罕见保存有母系氏族社会特征的人群。他们是纳西族的支系,有3万多人,摩梭大家庭的成员以母亲的血缘为纽带,男不娶、女不嫁,至今仍保留着走婚的习俗。

    近年来,泸沽湖旅游的吸引力不断增强。统计显示,2008年,丽江市接待海内外游客625万人次,旅游总收入69亿元,其中接待海外游客46.5万人次。但与此同时,旅游对摩梭人的冲击也越来越明显。

    为了保护这块中国仅有的母系氏族文化原生地,当地正在启动建设一个投资36亿元的“女儿国”,以女性文化和泸沽湖为核心,旨在发展旅游的同时,将外来影响最大限度地“堵截”住,避免旅游给摩梭人的人文环境带来进一步的侵蚀。

    拟建的“女儿国”项目位于泸沽湖风景区中部的“女儿国”距离湖面约1.5公里,规划总用地面积为450公顷,总投资额36亿元,建设计划分三期用时五年实施完成,建成后将形成一个集摩梭文化体验、休闲度假和生态观光为一体的生态文化景区,日接待规模预计为5000人。

    “‘女儿国’将作为一个缓冲区,把外来文化‘堵截’住,或者是‘堵疏结合’,吸引当地人就业,同时减轻旅游对湖面带来的污染压力。“女儿国”项目负责人张军说。

    张军说,在外来文化影响下,一些摩梭人开始重新认识自己的摩梭文化,生产生活模式也从耕作与捕鱼为生到主要靠旅游业为生。家庭的分工和生活的重点转到旅游上,以前掌握经济大权的老祖母们逐渐被会讲汉话有一定知识的年轻男性所取代。

    以泸沽湖最热门的旅游点之一落水村为例,下村90%的家庭旅馆一度都由外来做生意的人承包,商业味十足,且使游客与原汁原味的摩梭风情隔离。父权大男子主义思想和主流社会价值观的侵入,一定程度上还造成了年轻人一味迎合主流社会的价值观,甚至造成认为摩梭文化落后的自卑。

    丽江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张文银说,“堵疏结合”的“女儿国”项目是解决保护与发展难题的创举,就看下一步在旅游产品和旅游服务中,能不能清晰地展现摩梭母系文化中所折射的自由、情爱、责任、和谐、幸福等理念,逐步形成泸沽湖的独有特征,提升泸沽湖难以被其他地区模仿的核心资源——“女儿国”品牌形象。

    泸沽湖于1994年成为省级旅游区,但由于各种原因,发展一度处于无序状态,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环境资源和文化的保护传承。2004年10月,云南省政府在泸沽湖召开环境保护现场办公会,投资8000多万元实施泸沽湖环境整治

来源: 新华网
作者: 编辑: 朱恒斌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返回首页
 

相关评论
 
 东北网 | 新华网 | 人民网 | 新浪网 | 搜狐网 | 网易 | 大冬会 | 文明网 | 艺术节官网 | 中国政府网 | 央视网 | 凤凰网 | 虎林吧 | 中国天气
 黑龙江地市新闻 : 哈尔滨 | 齐齐哈尔 | 牡丹江 | 佳木斯 | 大庆 | 鸡西 | 双鸭山 | 伊春 | 七台河 | 鹤岗 | 绥化 | 黑河 | 鸡东 | 虎林政府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