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聚焦医药卫生体制改革
公益性为公立医院改革"标定"航向
最近几十年来,因为“以药补医”机制,形成了扭曲的公立医院经济补偿机制和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内在驱动,导致公立医院公益性弱化,造成群众“看病难、看病贵”。北京大学教授李玲表示,恢复公立医院的公益性是目前解决老百姓就医难题的正道。有关专家指出,确保公立医院的公益性质为公立医院改革标明了方向,是公立医院改革的核心内容。 >>详细
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强调“稳步推进”
专业人士认为,此次“国八条”再次强调了确保公立医院的公益性,同时也明确指出要稳步推进公立医院的试点规模。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国八条中明确要求稳步推进试点,这就将人们先前所认为的“大量医院公营变私营”的理解不甚相同。专业人士指出,作为新医改最艰难的一环,公立医院改革将先试点积累经验然后推行,不会一蹴而就。 与公立医院试点相配套的是公共财政对试点医院的补助,倘若一下子扩大试点比例,则会使财政补助的实施发生错乱。 >>详细
争论焦点仍集中在补偿机制和管办分开
全国政协委员、南京医科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孙南雄指出,国家应承担公立医院医务人员的部分工资补贴和政府统一采购的基本医疗用药费用,负责协调地区间的财政能力差异问题,设置专项税收用于公民基本医疗保障;地方政府承担医务人员部分工资、福利待遇和公立医疗机构的基本建设与医疗设备配置等费用。另一个争论焦点是所谓管办分开,即从强化公立医院公益性和政府有效监管出发,积极探索政事分开、管办分开的多种实现形式。然而这一点在当前操作上难度也不小。 >>详细
[专题]卫生部财政部回应:药品加成取消后 药事服务费怎么收
公立医院改革的“两难”:公益性和医务人员积极性
多年来,由于政府投入不足,公立医院创收趋利明显,公益性严重弱化。“公立医院的维持、运行和发展主要资金来源是服务收费。”刘新明指出,由于医患信息的不对等,医院在提供服务中有过多自身利益考虑时,诱导需求很容易产生,无形中就会增加群众看病负担。
“公立医院改革是最大的难题。”参与多次医改政策制订的卫生部政策法规司司长刘新明说,公立医院改革必须处理好“维护公益性”和“调动积极性”之间的关系。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社会发展部部长葛延风认为,公立医院改革在完善补偿机制同时,更重要的是完善医院内部管理。必须探索新的制度激励医务人员积极性,如建立竞争性的人事制度、合理的收入分配制度、严格的绩效考核制度等,用管理手段来解决医疗服务的效率问题。 >>详细
民间资本注入公立医院“催生”变革
四川成都市武侯区人民医院1999年12月建院时,医院仅有一座空楼,年财政拨款仅200万元。然而,通过“民间资本”注入、精细化管理、人性化考核等一系列创新式变革,在短短10年时间里,医院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开创了病人、职工、政府和投资者都满意的多赢局面。数据显示,病人就医费用每门诊病人次均费用为119元,住院病人次均费用2336元,较成都市级医疗机构平均水平分别低22%和62%。药品占业务收入比例为25%,而全国平均水平为43%。 >>详细
31个省市区成立医改领导小组 各地医改启动
目前中国内地三十一个省、市、区均已成立医改领导小组,绝大多数由常务副省长等政府主要负责人出任组长。这是六月十日结束的全国卫生政策信息联络员工作会议透露的信息。 >>详细
医改进行时:赣陕皖闽四省率先发布实施方案
7月15日记者从卫生部获悉,江西、陕西、安徽和福建四省已经率先下发了医改实施方案,全面部署本省医改工作。在改革内容设计上,四省均以国务院医改实施方案确定的五项重点工作为重点,明确量化了工作指标和时间点。在指导思想和原则上,均强调坚持公共医疗卫生公益性质,发挥政府主导作用。 >>详细
株洲试点公立医院改革 湖南省惟一试点城市 江西申请医改试点展开 将出台方案控制药事服务费
记者昨日从株洲市卫生局获悉,经国务院批准,株洲市成为全国10个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城市之一,全省仅株洲列入改革试点城市。据悉,此次改革将重点针对公立医院的管理体制、补偿机制、运行机制、监管机制及公立医院布局和结构等进行。 >>详细
药品加成取消,医院还是要有营利保证生存,医改中提出收取药事服务费。省将出台相关方案,控制药事服务费。据初步测算,全省的医生开每张处方的药事服务费为3~12元,乡级医疗卫生机构为3元,市级为12元,省级为8元左右。 >>详细
福建细化医改方案 公立医院诊费多用廉价药
今年,福建省将在厦门市开展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试点。一般,药费占到门诊费用的七八成,占到住院费的一半,老百姓最关心医院改革,药费会不会减少?记者从会议上了解到,福建省将调整医院药品加价政策,促进医生使用廉价药。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