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林镇倾力打造民生工程
推动科学发展上水平
虎林镇是虎林市中心镇,第二批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试点单位,行政区域面积96平方公里,耕地面积7.9万亩,农村人口1.3万人。近年来,虎林镇牢牢把握科学发展观这一指导思想,科学谋划,多措并举,在打造民生工程方面迈出了可喜的一步。
因地制宜发展致富项目,破解农民增收难题。虎林镇党委组织干部群众走出去,比优势、找差距,算经济账、算对比帐,规划先行,以发展现代城郊农业致富项目为重点,五年内建成高产产业园区带,大力促进全镇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投资115万元,建设了千亩马铃薯、番茄科技示范推广基地。投资120万元,建设百栋蔬菜大棚园区,扩大对俄蔬菜出口创收,仅此两项农民人均增收1000元。投资20万元,在镇内山区、平原、河套等不同类型地块选择240亩耕地,建设冬小麦实验示范基地,靠综合利用为土地增收。
积极发展特色产业项目,拓展农民致富空间。选树同和村农民王宝林为典型,投资50万元,扶持他发展农家旅游项目,建成一处占地50亩,集旅游、垂钓、娱乐、餐饮于一体的休闲娱乐文化活动场所。在增加农民收入、解决农民就业的同时,还为城区市民增加了文化活动场所。投资8000万元建成的占地6.5万平方米的中俄联鑫农贸大市场,接纳农资经营业户115户、农杂经营业户45户,销售旺季每天营业额平均在1000万元左右,提供就业岗位600个,开辟了农民增收渠道。目前,靠科学发展勤劳致富已成为村民自觉行动,已有20人脱离农业,积极发展非农特色产业,这已成为全镇农民增收的新亮点。
全力发展利民惠民项目,解决农民生活难题。镇党委多方协调,筹措资金184万元,为桦树村、耕农村、同和村三个村修建水泥路面17公里。目前全镇11个村全部实行通村水泥路,周边6个村的村内主要巷道全部实现硬化路面,彻底解决了农民出门“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的尴尬局面。镇党委协调相关部门,投资208万元,解决村民吃水难题,为桦南村、义和村铺设自来水管线23公里,接上了市里的自来水,让农民吃上了安全放心水,化解了村民多年因饮用水中含铁、锰超标而上访的问题。在镇兴村兴建一栋面积5000平方米的农民住宅楼的建设工程,实现农民安居。
报:鸡西市委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
发:虎林市委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领导小组及办公室成员、参加第一批学习
实践活动的党委、市直各单位、中省直部门及第二批试点单位,存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