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关键 促落实 确保农业再丰产
虎林市在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过程中,紧紧围绕农业中心工作,全力抗旱保墒、防低温冷害,推进全省千亿斤粮食产能工程,通过强化组织领导、加强科技服务、落实高产栽培技术等措施,积极组织好各项农业生产工作,为夺取农业再丰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1、强化组织领导,确保各项措施落到实处。一是以农业生产为中心工作,实施一把手工程。成立了由市委副书记、市长杜吉君为组长,分管农业领导和农业部门主管领导为成员的抗旱减灾领导小组,对抗旱保种和防低温冷害进行研究部署,帮助解决生产中遇到的实际困难。二是以落实资金物质为核心,实施专题推进。成立由主管领导带队的专题推进组,对生产资金、物质投入和标准化生产等重点工作,采取召开专题会、现场会等形式,实施重点突破,明确完成时限和质量标准。前期全市共计发放粮食直补、农资综合补贴和良种补贴及农机具购置补贴资金1.25亿元,金融机构发放支农资金6.5亿元。三是以做好服务保障为重心,开展专项行动。在完善《商品上柜制度》、《商品自检贴标销售制度》及《服务承诺制度》等制度的基础上,组织农业、公安、工商、物价、质量监督等有关部门开展了以加大农资市场的监管力度,加强以质量检测为主题的“春雷行动”,严厉打击制假售假行为,切实保护农民利益和农业生产安全。
2、加强科技服务,为增产增收提供技术支撑。市委依托“科普之冬”和“场县、院市科技共建”契机,制发了《虎林市2009年主要粮食农作物高产优质品种区域布局规划》,为选用优质品种、提高产量和品质奠定了基础。组织农民利用农闲时间到农民中专、职业高中、农广校等培训基地开展生产培训,开拓视野,提高技能水平。农委等部门以“三电合一”服务系统为基础,建立了覆盖11个乡镇、29个村41个节点的农业信息终端可视化服务系统,真正实现了农业科技培训“零距离”。 在“服务三农”活动中,聘请省生物科技职业学院等院校专家,面对面讲解适用技术,采取互动形式为农户答疑解难。实施了百名农业技术干部下基层、包农户、包园区、包技术活动,全程开展技术指导,为农业生产提供了科技支撑。全市共举办各类培训班426期,举办广播电视专家讲座80期,培训专业技术骨干500多人次,发放科技光盘1000盘、科技书籍6万册,发放科技资料10万份,科技人员下乡500人次,实用技术培训达到5万人次,培训面达到98%以上。
3、推广高产栽培技术,确保农业实现稳产增收。积极发挥科技示范园区在农业生产中的示范引导作用,全力加大科技示范园区建设。在全市建设了124个市、乡、村三级农业科技示范园区(田),完成国家、省水稻高产创建面积36万亩,万亩连片核心示范点3个,落实示范区面积9万亩,辐射区面积24万亩。进一步推进绿色食品标准化生产,在基地建设上大力实行了统一种植品种、统一农时播种、统一投入数量和品种、统一技术规程、统一检查的“五统一”管理方式,进一步完善绿色食品、无公害、有机食品生产技术规程20多项。目前,全市有机食品基地认证面积达到2000亩,有机食品转换监测面积2.4万亩;绿色食品原料基地认定面积达到107万亩,无公害食品认定面积达到135万亩,良好农业规范认证面积45万亩。由于受到国家补贴政策的鼓励,农民种植粮食作物的热情高涨,全市的播种总面积再攀新高,达到245万亩,比上年增长16.7%,其中粮食作物种植达到240万亩,占总面积的98%;绿色水稻面积发展到116万亩,绿色大豆99.2万亩,玉米24.8万亩,同比分别增长16%、32.3%、30.5%。
报:鸡西市委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
发:虎林市委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领导小组及办公室成员、参加第一批学习
实践活动的党委、市直各单位、中省直部门及第二批试点单位,存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