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虎林新闻网 > 国际新闻 正文
 
"金砖四国"峰会将举行 在四大方面或有"作为"
 签发时间 2009-06-12

    2008年5月16日,在俄罗斯叶卡捷琳堡市,印度外长慕克吉、巴西外长塞尔索·阿莫林、俄罗斯外长拉夫罗夫和中国外长杨洁篪(从左至右)在会谈后参加新闻发布会。这次会谈是四国外长在联合国框架之外的首次会晤。当日,中国外长杨洁篪表示,中国对解决当前世界粮食安全问题做出了巨大贡献,四国作为重要经济体,应共同努力,维护世界经济的均衡、协调与可持续发展。 新华社记者沈伯韩摄

    “金砖四国”领导人会议6月16日将在俄罗斯叶卡捷琳堡召开。国际上对这次会议高度重视,并寄予厚望。

    2003年,高盛公司首次提出了引人注目的国际社会新生事物:“金砖四国”(“BRIC”,即由巴西、俄罗斯、印度和中国四国国名的英文首字母组成)。实践表明,该公司颇有远见,看到了我们时代的亮点。

    近几年来,“金砖四国”的外长和领导人已多次聚会,但都是在联合国会议或其他国际会议期间举行的。2008年5月,四国外长首次在四国之一的俄罗斯本土上举行了一天会议。会议发表的“联合公报”强调,“四国开展对话系基于相互尊重、相互信任和共同利益,对解决全球发展领域的紧迫问题有着相同或相近的看法,对话的前景广阔”。这表明“金砖四国”对当今世界面临的主要问题取得了具有深远意义的共识;标志着它将向峰会和更广泛的合作领域发展,并启动了走向机制化的进程。

    这次“金砖四国”峰会正是这一进程合乎逻辑的结果,也是新形势下在国际舞台上扮演重要角色的开始,而且闪耀着时代亮点,具有历史意义。

    首先,它是新时期发展中国家大面积兴起具有代表性的反映。过去五六年来,“金砖四国”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已接近50%;按购买力平价法计算,经济总量已超过美国;外汇储备也迅速增加,在国际金融领域举足轻重。

    其次,它是时代变迁的反映。它加速了世界多极化的发展趋势,并使国际力量对比发生新的、历史性变化。如果说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的民族独立和解放运动是二战后对帝国主义和殖民主义体系在政治上一次致命的打击,那么这次以“金砖四国”为代表的发展中国家的迅速兴起,是在经济和发展模式方面对西方主导的经济体系一次严重的冲击,而且正在向政治领域发展。

    最后,它也是发展中大国联合自强的反映,四国在国际事务中有着共同的利益和关切。为了增强新兴经济体国家的整体声音和影响,促进国际关系、特别是国际经济体系朝着更加公平和公正的方向发展,也为了世界和平、稳定与共同发展,有必要加强对话、协调与合作。

    人们对这次峰会期盼很多。笔者以为,可能在以下几个方面有所作为:

    第一,四国将努力协调立场,加强合作,争取尽快摆脱和克服金融危机的影响,率先实现“金砖四国”的经济复苏。

    第二,它们将努力推动国际金融体系合理而有序的改革。四国将关注以下问题:一是国际储备货币和美元的地位与运作问题;二是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话语权和投票权问题;三是反对贸易保护主义和双重标准问题。

    第三,坚持开放性和非排他性,特别是加强同其他发展中大国如南非、墨西哥和印尼等国的合作和协调。同时,努力支援广大发展中国家,特别帮助受金融危机影响严重、有被边缘化危险的国家克服困难,寻求新的发展机遇。

    第四,协调立场,共同应对当前国际上面临的重大挑战,如气候变化、环境保护、核扩散等。

    当然,“金砖四国”在意识形态、社会制度、地缘政治以及经济利益等诸多方面都存在差异,也有一些实际矛盾。但它们的大方向是基本一致的。它们都尊重“发展模式多样化”,主张“平等的伙伴关系”和“合作共赢”。这也正是“金砖四国”的魅力所在。国际敌对势力企图夸大它们的矛盾,挑拨离间,终不能如愿以偿。  (王嵎生 作者系中国国际问题研究基金会战略研究中心执行主任)

来源: 新华网
作者: 编辑: 朱恒斌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返回首页
 

相关评论
 
 东北网 | 新华网 | 人民网 | 新浪网 | 搜狐网 | 网易 | 大冬会 | 文明网 | 艺术节官网 | 中国政府网 | 央视网 | 凤凰网 | 虎林吧 | 中国天气
 黑龙江地市新闻 : 哈尔滨 | 齐齐哈尔 | 牡丹江 | 佳木斯 | 大庆 | 鸡西 | 双鸭山 | 伊春 | 七台河 | 鹤岗 | 绥化 | 黑河 | 鸡东 | 虎林政府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