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虎林新闻网 > 国际新闻 正文
 
英《金融时报》社评:中国计划终结"美元时代"
 签发时间 2009-03-25

    新华网消息:英国《金融时报》25日刊发一篇社评説,中国央行行长周小川本周向全世界发出了一个强有力的信息:他希望结束美元时代。这不是恐吓,周小川严肃地建议用一种储备货币来抗衡美元的地位。他的观点值得一听。社评题为《中国计划终结美元时代》,要点如下:

  3月14日,在英国参加20国集团财政部长和央行行长会议的各国财政部长和央行行长合影。20国集团财政部长和央行行长会议当日在伦敦以南约50公里的霍舍姆饭店开幕,为4月初的伦敦金融峰会做准备。  新华社记者何大隆摄

    在1997年的亚洲金融危机期间,亚洲新兴市场经济体学到了一个惨痛的教训:不要耗尽外汇储备。和许多其它亚洲新兴市场经济体一样,中国也积累了巨额的外汇资产,用以应对未来的紧急情况。

    然而,中国积累了太多美元计价的证券,使自己对美国的风险敞口过高。今年1月,它拥有的美国国债约为7390亿美元,较去年6月的5350亿美元出现惊人的增长。然而,美国政府将国内经济的需要摆在债权人利益之前,中国现在担心,未来可能的通胀可能会使他们付出高昂代价。     

    拥有另一种安全的储备资产将符合中国的利益,但这并不意味着对美国不利。当然,这将增大美国为其赤字融资的难度。但美国不应指望世界如此紧密地配合自己刺激需求的意愿。这样的失衡正是如今这场危机的根源。    

    正如周小川所说,可以通过进一步扩大发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的特别提款权(SDR),来创立一种超级储备货币。(特别提款权是IMF的内部储备资产。)要使这一设想成为可能并让更多国家接受,他建议拓宽特别提款权的用途,将收支盈余国家的部分外汇储备交由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集中管理。加上其它必要的改革措施,这一计划也将授予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更大的权力,使之行动更加灵活。不错的建议。     

     中国在本轮经济衰退中采取了明智的做法,借助政府支出来扩大需求。现在北京想要在重塑世界金融秩序方面发挥积极作用。这种外向型思维应该受到欢迎。

来源: 新华网
作者: 编辑: 朱恒斌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返回首页
 

相关评论
 
 东北网 | 新华网 | 人民网 | 新浪网 | 搜狐网 | 网易 | 大冬会 | 文明网 | 艺术节官网 | 中国政府网 | 央视网 | 凤凰网 | 虎林吧 | 中国天气
 黑龙江地市新闻 : 哈尔滨 | 齐齐哈尔 | 牡丹江 | 佳木斯 | 大庆 | 鸡西 | 双鸭山 | 伊春 | 七台河 | 鹤岗 | 绥化 | 黑河 | 鸡东 | 虎林政府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