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虎林新闻网 > 国际新闻 正文
 
俄天然气巨头到亚洲“化缘”
 签发时间 2009-03-20

金融危机使“不差钱”的俄气感到手头紧

    资料图片:2月6日,欧盟委员会主席巴罗佐(左)在莫斯科与俄罗斯总理普京举行会谈。新华社/俄罗斯新闻社

    不断蔓延、深不见底的国际金融危机,让一直“不差钱”的俄罗斯天然气巨头开始感到“手头紧”了。分析人士指出,“俄气”很可能不得不“低下高傲的头”,开始认真琢磨如何筹集资金的问题。而亚洲很可能是俄气“化缘”的理想地点。

    据俄媒体18日透露,俄罗斯天然气工业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俄气”)已开始盘算如何在亚洲投资者中发行股票的问题了。自3月10日至20日,以一位副总裁为首的“俄气”代表团正在东南亚和中东四国访问,进行向投资人介绍、推销自己的股票的巡回讲演活动。

    本报记者18日就此事采访“俄气”时,“俄气”新闻处的正式答复是:代表团此次亚洲之行的主要目的是“吸引亚洲投资者入股‘俄气’”。

    记者注意到,从去年夏天至今,“俄气”的市值已缩水四分之三,从去年6月的3660亿美元跌至870亿美元。而俄政府主管能源的副总理谢钦15日证实,“俄气”今年应偿还的外债总额为73亿美元。

    虽然谢钦强调,“油价和气价的变化不会影响‘俄气’按时还债。这样的大公司是有能力处理这些问题的”,但据知情者称,“俄气”的财务状况并非一片大好。

    今年1月1日至3月15日,“俄气”向除独联体以外的国家出口天然气的总量同比下降了40%,从去年同期的400亿立方米跌至今年的240亿立方米。同时,该公司天然气产量在3月1日至16日期间又同比下降了21%。

    据熟悉该公司的人士称,“俄气”去年12月曾预测本公司2009年天然气销售所得为24000亿卢布,2009年第一季度的销售额应不低于7680亿卢布。但实际上,今年1月至3月,“俄气”对除独联体以外的国家的实际出口额仅为5000亿卢布左右。

    此间分析人士指出,随着经济危机中全球生产、消费不振,天然气价格已开始沿着石油价格的轨迹走下坡路了。欧洲天然气消费者开始缩小对天然气的购买量,转而最大限度地使用库存气,并等待天然气价格的进一步下调。有分析称,“俄气”今年年初只为了10亿美元的债务就对乌克兰大动干戈,除了政治原因之外,也是因为金融危机让这个俄罗斯能源巨头“差钱”了。

    外债压力未消,公司销售额却锐减。在双重压力下,“俄气”就只能开动脑筋,各处筹措更多的资金,以求渡过国际金融危机带给它的这场生存危机。

    据本报记者了解,“俄气”早在2007年底就作出决定,准备以“正确的方式”在中国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但由于种种原因,这一设想至今尚未实现。

来源: 新华网
作者: 编辑: 刘海滨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返回首页
 

相关评论
 
 东北网 | 新华网 | 人民网 | 新浪网 | 搜狐网 | 网易 | 大冬会 | 文明网 | 艺术节官网 | 中国政府网 | 央视网 | 凤凰网 | 虎林吧 | 中国天气
 黑龙江地市新闻 : 哈尔滨 | 齐齐哈尔 | 牡丹江 | 佳木斯 | 大庆 | 鸡西 | 双鸭山 | 伊春 | 七台河 | 鹤岗 | 绥化 | 黑河 | 鸡东 | 虎林政府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