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虎林新闻网 > 国内新闻 正文
 
国家文物局局长:中方不得回购非法流失文物
 签发时间 2009-02-06
 中方不得回购非法流失文物

    中美签署有关限制进口中国文物谅解备忘录———

    以往,中国大陆地区个别博物馆将回购非法盗掘和流失海外文物视为一种爱国举动,国家文物局局长单霁翔昨日在接受《中国文化报》记者采访时强调这其实是对非法盗掘和走私活动的纵容行为。因此,不久前中美签署有关限制进口中国文物谅解备忘录不仅限制了美国博物馆对非法流失中国文物的进口,同样也适用于中国大陆任何博物馆在中国大陆地区以外的收购品,也就是说,中国大陆的博物馆同样不得在海外市场购买非法流失海外的中国文物。

    经过10年的磋商,《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美利坚合众国政府对旧石器时代到唐末的归类考古材料以及至少250年以上的古迹雕塑和壁上艺术实施进口限制的谅解备忘录》于1月15日在美国国务院签署。这是中美双方作为1970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关于禁止和防止非法进出口文化财产和非法转让其所有权的方法的公约》的缔约国,根据该公约而采取的文化遗产保护行动。

    根据这一谅解备忘录,美国政府依照其《文化财产公约实施法》,应限制以下考古材料进口到美国:原产于中国和代表中国的文化遗产、从旧石器时代(约公元前75000年)到唐代结束(公元907年)的考古材料和至少250年以上的古迹雕塑和壁上艺术,包括将由美国政府公布的清单上所列的各类金属物、陶瓷、石材、纺织品、其他有机物质、玻璃和绘画(中国政府签发许可或其他证件证明出口不违反中国法律的除外)。业内人士估计,从中国流出的近半数古董文物最终落到美国藏家手中,双方协议的签署将有望截断这一走私暗流。

    国家文物局局长单霁翔表示中美两国政府签署有关限制进口中国文物《谅解备忘录》,是有效阻止中国文物非法流入美国的重要举措,同时,标志着中美文化遗产领域交流与合作进入新阶段。它不仅向世界表明中美两国政府共同合作保护文化遗产的决心,对于增强文物流失国打击文物走私、追索流失文物的信心,促进国际社会更加重视保护人类共同的文化遗产,对世界文化遗产保护将产生积极影响。

    单霁翔强调以往,中国大陆地区个别博物馆在此问题上有些误区,甚至将回购非法盗掘和流失海外文物视为一种爱国举动,这其实是对非法盗掘和走私活动的纵容行为。因此,《谅解备忘录》明确做出规定,今后美国所有博物馆将不能再购买和收藏《谅解备忘录》规定的非法出境中国文物,中国大陆的博物馆同样不得在海外市场购买非法流失海外的中国文物。

来源: 新华网
作者: 编辑: 朱恒斌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返回首页
 

相关评论
 
 东北网 | 新华网 | 人民网 | 新浪网 | 搜狐网 | 网易 | 大冬会 | 文明网 | 艺术节官网 | 中国政府网 | 央视网 | 凤凰网 | 虎林吧 | 中国天气
 黑龙江地市新闻 : 哈尔滨 | 齐齐哈尔 | 牡丹江 | 佳木斯 | 大庆 | 鸡西 | 双鸭山 | 伊春 | 七台河 | 鹤岗 | 绥化 | 黑河 | 鸡东 | 虎林政府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