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虎林新闻网 > 体育 正文
 
三位新科网球大师各有各的准则
 签发时间 2008-11-14

    生于1985后,多一点乖张,少一点矜持。青春正艳的大师们,分享他们的人生戒律。

    特松加(1985年生) “不留剩饭”

    11月11日,法国选手特松加在比赛中回球。当日,在上海旗忠森林网球中心举行的2008上海网球大师杯赛金组的比赛中,法国选手特松加以0比2不敌阿根廷选手德尔波特罗。

    新华社记者凡军摄

    无论将来如何大富大贵,有一点特松加从不会抛在脑后,自小他的父母就要求他吃掉盘中所有的食物,“我们家的餐盘里容不下剩饭,你必须解决自己的那一份。这个家规看上去有些可笑,但生活中恰恰是这些小细节帮助你最终成为一个更强大的人。”

    现在特松加不得不扫空这剩下的苦涩——小组赛两战两败,在铁定出局的情况下他还需完成大师杯小组赛的最后一战。“再难咽的,我也已经吞下了。”两盘抢七不敌德尔波特罗,再没有比这更令人生闷气的失利了。“我的父母总是教导我永远不要抱怨,只要记得朝前走下去。”两年前,特松加的世界排名只有250位,但正是这种不回头向前冲的劲头,让他收获了2008的飞跃赛季。特松加把这归功于“西式的平静”和“非洲的热血”。“我的血液里两种力量在交汇,这总能让我更灵活地适应不同的状况。”特松加的母亲是法国人,而父亲则在上世纪70年代从刚果移居法国,父母都是老师。这一季的大师杯,对于特松加来说是道烧糊的菜,但他却已经开始期待下一盘“美味”,“明年,我依旧充满信心。”

  德尔波特罗(1988年生) “懒惰无罪”

    11月11日,阿根廷选手德尔波特罗在比赛中发球。当日,在上海旗忠森林网球中心举行的2008上海网球大师杯赛金组的比赛中,法国选手特松加以0比2不敌阿根廷选手德尔波特罗。

    新华社记者毕明明摄

    “叫我懒人德尔波特罗”,第一次与超级新人王答话,他便如是自我介绍。1.98米的大高个,透着少有的机灵。他的理解是:懒惰是一门学问。

    德尔波特罗爱睡懒觉。初到上海,难以安眠,头几日双眼充血,心气也浮躁起来。“充足的睡眠对我来说是一件大事。我要是没睡好,心情也会很差。”他习惯下午练球。若是遇到早上有比赛,通常表现平平。谁都知道阿根廷人更擅长红土作战,但他却独独钟情硬地。他有些狡黠地笑着,解除所有人的困惑,“你也看到了,我太高了。让我这么高又这么懒的人在场上像纳达尔那样不知疲倦地奔跑,那可要了我的命。所以我喜欢呆在硬地上,就守在底线,球来一个挡一个,很适合我的策略,不是吗?”或许是觉得自己的回答很高明,德尔波特罗哈哈笑了起来。

    其实懒惰不过是表象,他只是明白什么对自己有利。“我知道自己的优势所在,那就把精力集中于此,这才有可能获得最强力的爆发。”德尔波特罗憧憬自己小组赛最后一战击败达维登科。大师杯四强,是大个子的小心愿。

 

    穆雷(1987年生) “压力强心”

    “从男孩到男人”,当穆雷“摆脱”了母亲朱迪的如影随行,他便似乎准备好了这一年的迅速崛起。“你无法想象在英国,人们对你有多么大的期望,而这对你又是多么大的压力,但我的心,却也因此前所未有地强健。”

    在穆雷真正闪光之前,英国人已经开始“绝望”地关注。现代足球、网球、橄榄球,这个国家尴尬地发现,在所有这些由他们祖先发明的运动项目中,英国人无一例外地落后第一军团,处于追赶状态。“以前都是我的妈妈负责帮我应对采访,她不想让我受到太多干扰。”但庇护,从来不能催生成长。如今穆雷越来越多地一个人出现,展现自己的风采。

    今年大师杯,穆雷显然是风头最劲的明星。英国的文字记者来了7人,比追随费德勒而至的瑞士6人记者团还多一个。而广播间里也有三张英国面孔,并且破天荒的第一次,BBC广播公司从他们的苏格兰分部派来了代表。于是私底下,穆雷便可以用谁都听不懂的苏格兰乡音来一番交谈。“这是我成长的一年,我相信自己还有上升的空间。”世界排名第四,今年赢下五个冠军头衔的穆雷以一如往常的温和方式,表明自己的野心,“或许在大师杯上取得好成绩,便是走上更高一格台阶的第一步。”

来源: 新华网
作者: 编辑: 刘海滨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返回首页
 

相关评论
 
 东北网 | 新华网 | 人民网 | 新浪网 | 搜狐网 | 网易 | 大冬会 | 文明网 | 艺术节官网 | 中国政府网 | 央视网 | 凤凰网 | 虎林吧 | 中国天气
 黑龙江地市新闻 : 哈尔滨 | 齐齐哈尔 | 牡丹江 | 佳木斯 | 大庆 | 鸡西 | 双鸭山 | 伊春 | 七台河 | 鹤岗 | 绥化 | 黑河 | 鸡东 | 虎林政府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