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虎林新闻网 > 国内新闻 正文
 
时评:好的制度就是让官员动起来
 签发时间 2008-11-12

  履新昆明市委书记 10个月,仇和变革了当地的189项制度。仇和刚到昆明时说过,没有落后的地区,只有落后的制度。他在过去10个月进行的189项制度的变革则被民间评论为是“戳了官员们的懒骨头”,原本在一些官员那里得拖就拖的日子已经一去不复返了。(11月10日《中国青年报》)

    得拖就拖一直是行政作为中的懒惰作风,但有时由于缺乏制度对其的有效制约,那些乐于轻松的个别官员,就会在得拖就拖中享受工作节奏的缓慢,显示公职身份的傲慢。但对于那些公共服务的对象来说,得拖就拖却是一种真实的折磨:一方面,他们的生活和工作的节奏被打乱,把不该花的时间耗费在了与行政部门打交道上;另一方面,自身的利益也可能在拖沓的解决过程中受到损失。

    问题是,当面临得拖就拖的不积极行政时,人们的意见可能不会转化为实际的话语权,就算你的怨言再多,都不会对那些工作拖沓的官员形成实质的影响。所以,曾经有人把个别官员的这种随意作为也不受到处罚的状态称为“超稳定状态”。在昆明这样的情形已经改变了,在仇和的执政逻辑里,要把昆明这个远离海岸的城市建成几个“港口”,比如信息的港口,制度的港口。通过制度港口建设为行政效率的提高提供制度支持,通过信息港口建设实现信息公开引入监督,在制度与监督的双重作用下,实现让官员动起来的目的。其实,信息港口建设也应该算是制度港口建设的一部分,因为如何保持信息通畅和反馈及时需要制度的保障。

    制度港口和信息港口建设的作用首先体现在官员动了起来。在我看来,这应该是衡量制度完善与否的基本标志之一。完善的制度一定是最大化服务于公众的制度,因为制度的最终目的在于实现政府部门为人民服务的职能。反过来说,完善的制度也一定是让官员积极动起来的制度。因为公共服务的提供者是官员,只有他们动起来,只有他们积极行政,公众才能够在接受公共服务时获得最好的待遇。

    制度就得让官员动起来,这是昆明市改革的一个启示。同时,昆明市关于信息港口建设的思路,也在传递一个信息——制度的建设离不开信息的传递与监督的跟进,只有信息公开和监督有力,制度建设才能落到实处。可以相信,当制度让官员们动起来时,人们所能接受的公共服务质量一定会越来越好。(乾 羽)

来源: 新华网
作者: 编辑: 朱恒斌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返回首页
 

相关评论
 
 东北网 | 新华网 | 人民网 | 新浪网 | 搜狐网 | 网易 | 大冬会 | 文明网 | 艺术节官网 | 中国政府网 | 央视网 | 凤凰网 | 虎林吧 | 中国天气
 黑龙江地市新闻 : 哈尔滨 | 齐齐哈尔 | 牡丹江 | 佳木斯 | 大庆 | 鸡西 | 双鸭山 | 伊春 | 七台河 | 鹤岗 | 绥化 | 黑河 | 鸡东 | 虎林政府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