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虎林新闻网 > 国内新闻 正文
 
新华时评:国企管理不能再套用机关模式
 签发时间 2008-09-05
    新华网上海9月5日电 题:国企管理不能再套用机关模式

    新华社记者姚玉洁

    上海市最近出台《关于进一步推进上海国资国企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在诸多方面有新突破,其中取消市管国企及其管理人员的行政级别、企业管理人员不再保留公务员身份的规定,尤其令人关注。

    完善法人治理结构、深化用人制度改革,一直是国企改革的重点和难点。尽管目前很多国有企业已经按照要求设立了董事会、监事会,但总体上还是偏重于形式,决策权和经营权没有真正分开,不少企业的董事会成员几乎全部来自本企业内部经理层。

    另一个普遍现象是,国有企业人事管理延续党政机关管理办法,行政色彩明显。政府官员从机关到国企高管的“平行位移”,既不能保证为国企选拔出优秀管理人才,也伤害社会公平,甚至成为腐败的温床。

    上海市取消市管国企及其管理人员的行政级别后,国企管理人员不再保留公务员身份,有利于国企真正向市场主体转变,焕发活力,增强竞争力,在国企改革中迈出了关键的一步。

    纵观世界企业发展的历史,那些出类拔萃的企业,身后都有光彩夺目的企业家,像杰克·韦尔奇之于通用、比尔·盖茨之于微软、乔布斯之于苹果。我国联想、海尔等民族品牌的崛起,也与柳传志、张瑞敏等人的贡献密不可分。可以说,没有优秀的企业家,就没有真正的好企业。

    企业管理套用党政机关模式,按机关干部层级划分企业管理人员级别,是计划经济的遗留,是“重行政、轻企业”的陈腐观念,是对企业家在市场经济中作用的蔑视。做大做强国有企业,需要彻底转变观念,正确认识企业的作用,尊重企业家的劳动贡献,建立起市场化、职业化的用人机制,创造条件让优秀的企业管理人才脱颖而出。

    国企改革走到今天,遇到的多是深层次问题,需要进一步解放思想,敢于触及关键环节,彻底打破不利于企业发展的条条框框,以创新实现发展。

来源: 新华网
作者: 编辑: 朱恒斌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返回首页
 

相关评论
 
 东北网 | 新华网 | 人民网 | 新浪网 | 搜狐网 | 网易 | 大冬会 | 文明网 | 艺术节官网 | 中国政府网 | 央视网 | 凤凰网 | 虎林吧 | 中国天气
 黑龙江地市新闻 : 哈尔滨 | 齐齐哈尔 | 牡丹江 | 佳木斯 | 大庆 | 鸡西 | 双鸭山 | 伊春 | 七台河 | 鹤岗 | 绥化 | 黑河 | 鸡东 | 虎林政府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