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虎林新闻网 > 国际新闻 正文
 
英记者感言:不承认中国人兑现承诺就是歪曲事实
 签发时间 2008-08-06
 

    8月5日,国家体育场“鸟巢”在五彩灯光的映衬下,斑斓而华丽。当日,北京奥运会开幕式进行最后一次彩排。 新华社记者 徐家军摄

    新华网消息:英国《每日电讯报》8月4日发表文章,题目是“北京2008:奥运会临近之时没有爆发中国危机”,文章摘要如下。

    北京东道主非常友好,我没有因上网被收取费用,我一边在舒适的大楼指定房间里写这篇文章,一边通过有64个频道的电视看英国广播公司(BBC)对奥运会并非完全属实的报道。

    媒体村的游泳池很舒服,令人神清气爽,隔壁商店提供的足疗服务让我感到精力充沛,空调运转正常,房间非常漂亮,离“鸟巢”只有200码,士兵和警察敬礼时开始微笑。到目前为止,饭菜一般,但人们并不是冲着精美的菜肴来看奥运会的,虽然我的确打算开阔我的烹饪眼界。

    在以往的奥运会上,人们都会对主办国的筹办工作进行严厉批评,这是必然的。“现在轮到你们了,伙计们,让我们看看你们如何应对。不容易,是吧?”

    像在宁静的池塘里游过的鸭子一样,中国人肯定正在水下奋力蹼游。奥运会存在各种后勤问题,也出现了许多争吵,但如果不承认中国人按照承诺,“交付”了能够鼓舞运动员、吸引观众的惊人奥运场馆,那就有些刻薄、歪曲事实了。这里的一切都和宣传的一模一样。

    抵达世界上最新、最大的北京机场,就仿佛自己是皇室成员。我们穿过几乎没有尽头的闪闪发光的通道,繁杂的手续被简化至最少,很快,我和以前的同事怀特·吉姆就坐上了开往媒体村的大巴。快到目的地时,有一点要堵车的迹象,于是我们开上空荡荡的奥运车道,进入了媒体村。一群微笑的青年志愿者已在那里准备就绪,帮我们提行李、登记入住,还把冰水放到我们汗淋淋的手中。

    8万名观众聚集在国家体育场,观看奥运会开幕式的其中一场彩排。兴高采烈、“无拘无束”的人们在周六的晚上欣赏免费表演。他们需要做的只是享受三个小时的演出和烟火。热狗、可乐、爆米花、尖叫的孩子、相互示爱的情侣、学校聚会、头发花白的老兵。一切令人眼花缭乱。

    我们本不该出现在彩排现场的———我们用英国记者“花言巧语”骗取的优良传统加入了人群,只是在勇敢的怀特频繁地拿照相机时,我们才被一位表情严肃的女志愿者礼貌地命令离开。2012年伦敦奥运会开幕式彩排时,主办方同样不会热烈欢迎我们。

    你可以对中国和北京奥运会不停地怀疑下去,但是,对于那些受到奥运会影响的中国公民来说,生活将从此不同。正如孔子所说:“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中国迈出了一段很长旅程、而不是未来几个星期旅程的第一步。

来源: 新华网
作者: 编辑: 朱恒斌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返回首页
 

相关评论
 
 东北网 | 新华网 | 人民网 | 新浪网 | 搜狐网 | 网易 | 大冬会 | 文明网 | 艺术节官网 | 中国政府网 | 央视网 | 凤凰网 | 虎林吧 | 中国天气
 黑龙江地市新闻 : 哈尔滨 | 齐齐哈尔 | 牡丹江 | 佳木斯 | 大庆 | 鸡西 | 双鸭山 | 伊春 | 七台河 | 鹤岗 | 绥化 | 黑河 | 鸡东 | 虎林政府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