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北京8月6日专电 8月6日(星期三)上午10时,2008北京国际新闻中心举行北京奥运交通运输保障新闻发布会,交通运输部新闻发言人何建中、北京市交通委员会副主任李建国将介绍北京奥运会期间全国交通运输保障情况,并答记者问。以下为实录。

8月6日上午,2008北京国际新闻中心举行北京奥运交通运输保障新闻发布会,交通运输部新闻发言人何建中、北京市交通委员会副主任李建国介绍北京奥运会期间全国交通运输保障情况,并答记者问。图为新闻发布会现场。(新华网 倪宏摄)
[人民日报记者]我们知道根据奥运赛事的安排,青岛将承办奥帆赛,可是据我们了解,奥帆赛的比赛水域紧邻青岛港的主航道,而青岛海域又是全国海域交通当中最繁忙的区域之一,无论是进出港的船舶,还是作业的船舶都比较多,我的问题是交通海事部门将采取什么措施,能够既保障这片区域的交通安全,同时能够确保青岛港的正常作业不受影响?谢谢!
[何建中]我想从两个方面回答这个问题,首先从水上交通安全的监管和保障工作的角度谈,可以说有这么四个方面的监管和保障措施:一是严格进出青岛港水域的船舶监管,切实保障所经过水域船舶处于适航状态。二是进出港口加强安全检查,特别是对客船,无论是旅客,还是其他载危险品的船,做到码头前沿的海事监管,叫做“一船不漏、一人不漏”,保障船舶进出港处于安全监管的有效措施控制之内。
三是加强海上的巡查,对奥帆赛所进水域的工作船舶以及航行船舶,海事部门按照奥帆赛水上交通监管和应急中心的指挥要求,已经有62艘船作为现场巡查、监控和保障船舶。对发现和预控事故的隐患和苗头起到有效的监督保障作用。四是加强远程监控,具体做到五个限制,也就是在青岛水域进入的航行船舶,在锚地外开始做到一个限制船舶的航售、限制船舶的流量、限制船舶的类型,同时也限制航行时间和航行速度。保障奥帆赛外围水域的船舶做到有序运行。
第二个方面,在保障奥帆赛交通安全监管的同时,也保持青岛港装卸和营运的正常进行,主要是有三个方面的措施:一是海事监管部门与青岛港的经营调度部门建立联席工作制度,对进入青岛港装卸作业的船舶实现预前预告以及合理安排调度计划;二是通过引航把进出青岛港待泊和等待装卸作业的船舶提前进入锚地,保持随靠随卸的运行状态;三是和奥帆赛组委会共同协商,在赛区,如果不是赛时的交通管制可以留出通道,进一步满足港口装卸船舶的需要。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