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虎林新闻网 > 娱乐 正文
 
纪录片《生者》明开播
 签发时间 2008-07-11
 


更多图片

    人们站立在废墟之上,广漠的天空之后仿佛看得到曙光……昨日(10日),成都电视台携手央视推出的18集大型系列纪录片《生者》在CDTV-2举行了看片会,好评如潮。汶川大地震后,幸存者如何继续他们的生活,他们的情感经历了怎样的历程,《生者》以“直接电影”的拍摄手法,真实客观地记录了重灾区人们的生活状态。继10日凌晨亮相央视之后,《生者》将于明日,地震两个月纪念日之际登陆CDTV-1,CDTV-5,分别于23:30和21:30播出,每晚一集。

    地震后百万市民涌上街头,一个小时之后组成了抗震救灾指挥部,雨夜前往都江堰救灾的出租车组成了一条首尾不见头的车队,等待献血的市民排起了数百米的长龙,成都传媒集团联合相关行业建立爱心食堂,规划应急车道,各地救灾物资在成都集中迅速分运到各灾区……《生者》的第一集《成都》记录了抗震救灾的枢纽城市———成都在救灾过程中发挥了重大作用,成都以及成都人的勇敢不屈形象屹立于荧屏!第一集《成都》将在明晚播出。

    品尝别人的苦 痛在自己的心

    成都、漩口、都江堰、北川、擂鼓、青平、红白……《生者》的每一集都是一个地名,每一集都选择一个主人公,记录他们的生活状态和内心世界。

    在观看第一集《成都》时,记者从长长的献血队伍中突然看到了一个熟悉的面孔,那是一个高中时候的女同学,几年没有见面一点儿都没有变。看着她站在人群中,不知道等待了多久还是不愿意离开的时候,眼泪就流下来了。

    还有来自北川的郝冬梅和郝丝宇两姊妹。地震后她们辗转各个救助站、安置点,搬了四次家,等他们回到已成危房的家中时,等待他们的是亲朋好友遇难的消息。片子的最后,姐姐提着包到绵阳去读书,她说再也不愿意回北川了,妹妹则在小溪边高兴地玩耍,画面定格在那个灿烂的笑脸上。突然想起了地震后一个朋友发来的短信:“一位老人坐在已成废墟的家前不肯离去,一个年轻人则说再也不回来了。”眼泪再一次流下来。

    《生者》的总导演梁碧波有些感伤地表示拍摄时往往很矛盾,“有时候内心有些愧疚,感觉在品尝他们的痛苦,这时也只能克制自己的感情,身上带出来的钱都拿出来给灾区群众买米买面了。我们的记录还在进行,将继续关注他们以后的生活。”

    国外同行关注《生者》

    从决定拍摄这部纪录片,到中央电视台、成都市委宣传部、成都电视台的决策层打破常规特事特办组建摄制组奔赴灾区,只用了大约一周时间。这次合作称得上是强强联手,央视的创作团队以大型自然类纪录片《森林之歌》的原班人马为主,成都电视台在纪录片方面堪称领头羊。在总导演中央电视台《见证·影像志》栏目的制片人陈晓卿和成都电视台的著名纪录片导演梁碧波的率领下,11支摄制组火速分赴都江堰、绵阳、平武、汶川、北川等重灾区。回忆起那些天,梁碧波感慨不已,“天不亮就出发,天黑了没光了才回来,吃饼干喝矿泉水,这一个多月太漫长了!”在长达一个半月的时间里,摄制组全体人员拍回了1000余盘的素材带。

    在CDTV-2的办公室里,记者看到了两张简陋的单人床,工作人员笑称这是他们的“双人床”,这段时间他们就轮流在这里躺一会儿。梁碧波告诉记者:“一般来说,10集以上的纪录片制作周期都在一年以上,但这次仅仅用了不到两个月。一批人累了就到隔壁床上睡一会儿,其他的人又上来接着做后期,人歇机器不歇。”

    据了解,目前仍然有一部分节目在后期的制作当中。同时《生者》也受到了国外同行的瞩目,已经有国外电视台抛来橄榄枝,眼下《生者》的英文版也在制作中,据了解英文版再过两个星期左右就可以成片了。

来源: 新华网
作者: 编辑: 刘海滨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返回首页
 

相关评论
 
 东北网 | 新华网 | 人民网 | 新浪网 | 搜狐网 | 网易 | 大冬会 | 文明网 | 艺术节官网 | 中国政府网 | 央视网 | 凤凰网 | 虎林吧 | 中国天气
 黑龙江地市新闻 : 哈尔滨 | 齐齐哈尔 | 牡丹江 | 佳木斯 | 大庆 | 鸡西 | 双鸭山 | 伊春 | 七台河 | 鹤岗 | 绥化 | 黑河 | 鸡东 | 虎林政府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