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虎林新闻网 > 健康 正文
 
夏季怎样预防宝宝中暑
 签发时间 2008-07-08

    随着夏季气温的升高,杭城各大医院门诊的发热病人日渐增多,而很多小孩更是接二连三地出现了高热不退、多饮、多尿、少汗或者无汗等症状。难道是在空调房里待久引起了感冒发热?还是小孩患了糖尿病?知名老中医“马氏儿科”传人吴康健教授指出,其实除了一部分小孩是因为感冒而发烧,大多数的孩子是得了暑热症。

    吴教授说,夏季天气炎热,孩子年幼,稍不注意,极易患上暑热症。中医学认为,暑热症主要与小儿的体质因素有关,如小儿先天禀赋不足,或后天脾胃失调,发育营养较差,或久病体虚,气阴不足,入夏以后,不能耐受炎热的气候而发病。

    “外因是由于暑热之气,内因则与小儿体质因素关系密切。”吴康健教授认为,小儿为稚阳稚阴之体,体弱不耐暑热熏蒸。而一些发育、营养较差,病后失调导致气阴两虚的小儿,更容易患这种病。

    患暑热症的小孩一般都有“三多一少”的情况,即多有发热、多饮、多尿、少汗或者无汗等症状。体温会随气温而变化,可持续2-3周。小孩皮肤还会变得干燥甚至摸起来有灼热感,这时的小孩都不太愿意吃东西,也没精神,有时像大人一样会昏昏欲睡,或者消瘦。

    吴教授解释,小孩因为体温调节中枢发育还不完善,体弱而无法抵制暑气,因此暑气乘虚侵袭肺胃,这样使得体内水分调节发生障碍,汗液便无法正常分泌。“汗一旦发不出来,体热就退不了。”吴教授说,发烧后,机体处于高耗能状态,会消耗很多水分,从而使发烧的小孩汗变得很少或者无汗。“另一方面,因为消耗过多的水分,小孩会感觉到异常口渴。由于暑热伤气,肾对水的调节功能发生障碍,补充的水分不容易被吸收,而大部分从肾脏排出,从而导致尿液增加,此时的尿液一般比较清。”

    患了暑热症,吴康健教授建议不妨采取中医治疗。更重要的是,体虚的孩子宜给予必要的中医调理。此外,要有效预防小孩暑热症,家长们务必要做好防暑降温工作,居室内通风降温,让孩子睡足觉,但午睡时间不宜太长,尤其在空调房里待的时间不宜过长。同时注意营养,要少喝饮料多喝水,多吃蔬菜水果,饮食不宜过于清淡和过凉,大汗后不宜冲冷水澡。

来源: 新华网
作者: 编辑: 刘海滨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返回首页
 

相关评论
 
 东北网 | 新华网 | 人民网 | 新浪网 | 搜狐网 | 网易 | 大冬会 | 文明网 | 艺术节官网 | 中国政府网 | 央视网 | 凤凰网 | 虎林吧 | 中国天气
 黑龙江地市新闻 : 哈尔滨 | 齐齐哈尔 | 牡丹江 | 佳木斯 | 大庆 | 鸡西 | 双鸭山 | 伊春 | 七台河 | 鹤岗 | 绥化 | 黑河 | 鸡东 | 虎林政府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