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虎林新闻网 > 奥运 正文
 
奥运火炬延安站传递结束 革命圣地气氛热烈
 签发时间 2008-07-02

    7月2日,第一棒火炬手、92岁老红军刘天佑开始传递。新华社记者 焦卫平 摄

    7月2日12时左右,随着最后一棒火炬手全国劳动模范王西林在黄帝陵的祭祀大殿前点燃圣火盆,奥运火炬在革命圣地延安的传递结束。黄帝陵相传是中华民族的始祖轩辕皇帝的陵园,位于陕西延安市黄陵县城北的桥山顶上。

    今日的火炬传递是从枣园开始的,首棒火炬首92岁的老红军刘天佑跑出了火炬传递的首棒。

    刘天佑是四川人,生于1916年1月1日,为陕西省延安市目前健在的两名女红军之一。17岁就参加了红军,跟随部队长征,翻越雪山,两次过草地。如今,老革命家已儿孙满堂,目前在延安八一敬老院安度晚年。

 

    早上7点半左右,在火炬传递的起点—枣园,就已经站满了热情有序的观众,他们高举奥林匹克旗帜和中国国旗,为奥运火炬加油。

    有好几百人的现场进行着各种表演,包括安塞腰鼓、陕北秧歌、大唢呐营造出一个喜庆的气氛。

    共有208名火炬手参与今天的传递,除了老红军刘天佑,还有69岁的登山英雄侯生福、当了52年“村官”的72岁老人乔占山、身残志坚19岁的游泳运动员薛丽君等。

    8时10分左右,奥运火炬开始传递,从枣园开始后,火炬手们先后跑过朱德、毛泽东等老一辈革命家的故居,当第7号火炬手沈浩在毛泽东故居前开始传递的时候,周围的群众高唱起《东方红》,“东方红,太阳升,中国出了个毛泽东……”

    今天的火炬传递依次经过枣园革命旧址、中国延安干部学院、杨家岭大桥,延安新闻纪念馆,延河大桥、宝塔桥、黄帝陵。

    延安具革命圣地背景和黄土高原特色,今天的传递体现了这两方面。首先,沿线突出了革命历史,有枣园旧址、杨家岭旧址、延安新闻纪念馆、延河大桥、宝塔山等延安的地标性建筑;其次,突出了黄土文化风情,沿线将有安塞腰鼓、陕北大秧歌、唢呐、锣鼓等歌舞表演;

    整个传递路线全程共6.31公里,结束了今天的传递后,奥运火炬明天将在陕西杨凌和咸阳进行传递。

来源: 新华网
作者: 编辑: 刘海滨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返回首页
 

相关评论
 
 东北网 | 新华网 | 人民网 | 新浪网 | 搜狐网 | 网易 | 大冬会 | 文明网 | 艺术节官网 | 中国政府网 | 央视网 | 凤凰网 | 虎林吧 | 中国天气
 黑龙江地市新闻 : 哈尔滨 | 齐齐哈尔 | 牡丹江 | 佳木斯 | 大庆 | 鸡西 | 双鸭山 | 伊春 | 七台河 | 鹤岗 | 绥化 | 黑河 | 鸡东 | 虎林政府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