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虎林新闻网 > 专题 > 七一专栏 > 先优风采 正文
 
中共虎林市宝东镇东兴村支部委员会事迹
 签发时间 2008-06-27

  宝东镇东兴村位于虎林市区西10公里处,有耕地面积4391亩,农户148户、人口557人,党员22名,积极分子15名。几年来,东兴村党支部紧紧围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这个主题,因地制宜、改革创新,充分发挥党组织的领导核心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创新开展了党员“连心卡”、“无职党员设岗定责”、“党员一条街”、“为民服务全程代办制”等载体活动,建立了“农民信息服务站”,全面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目前,全村砖瓦化率达96%,有线电视入户率达98%,电话入户率达100%,自来水入户率达100%。2007年,全村人均纯收入达4600元。2006年,村党支部被鸡西市委授予“五个好”先进村党组织荣誉称号。

  一、深入实施“先锋工程”开展“双争双带”活动

  村党支部围绕新农村建设,通过宣传动员、典型引领、开展载体活动,确保了活动扎实推进。采取召开党员动员会、张帖标语、条幅等多种形式进行宣传发动,为实施“先锋工程”开展“双争双带”活动营造了浓厚的舆论氛围。按照打造典型村的标准,设计制作了党建图板、“荣誉墙”、党员“连心卡”,村活动场所按照“六位一体”要求进行了改造,对办公室内部设施进行了合理布局,对党建工作软件材料进行了装订、归档,使活动阵地达到了干净、整洁、协调标准,在全镇起到了引领作用。在党组织和党员中开展了“一帮一”活动,一个党员扶持一户贫困群众,为困难群众提供一条致富信息,帮助他们脱贫致富。

  二、创新机制,党员用行动践行为民服务的宗旨

  1、推行为民服务全程代理制度。村党支部推行为民服务全程代理制度,建立代理网点,安排专人负责,选派为村民服务全程代办点代办服务员。代理服务工作涉及传递信息、代办各类事务、帮助村民增收致富等三个方面14个项目。推行代理服务工作以来,共为群众代理各类事项35次,办结率97%,传递各类信息48条,为群众协调解决备春耕资金1.5万元。

  2、实施农村“信息日”制度。村党支部在工作中十分注重各种信息对农民增收的作用,安排专人负责收集各种农村适用信息,并把每月1日定为“信息日”,通过编发“信息日”简报、召开信息发布会向农民发布各种致富信息、外地用工信息和最新适用技术信息。今年初,根据信息日发布的用工信息,全村有130余人外出打工,仅此一项今年就预计增收100余万元。

  3、推行无职党员设岗定责制度。东兴村18名党员根据各自的特长选择各自岗位,进行了星级争创活动,形成人人争五星的良好氛围。使党员的身份亮出来,让群众监督,树立了党员良好形象。通过开展农村无职党员设岗定责星级争创活动,让符合条件的无职党员上岗履职,从“无职”到“有职”,以“有位”促“有为”,充分调动了党员带头参与村级事务管理、服务群众的积极性,促进了党员作用的有效发挥。

  4、推行党员“连心卡”制度。村党支部把印有农民党员姓名、电话、特长、服务承诺和认领岗位等内容的连心卡,发放到农民手中,农民群众有困难可通过“连心卡”寻求有特长党员的救助,极大方便了群众。患半身不遂,家境贫困的农民李宝财,因病在家不能行走,他给具有行医资格的党员李宝清拨打了电话,不到五分钟李宝清就到了他家免费服务,还为他垫付药费。农民赵金祥半夜突发高烧,他的家人忙按连心卡上的电话找到了李宝清,他及时赶到病人家中,为他看病使高烧及时降了下来,在他的精心治疗下病情有了好转。今年村里旱改水的农户较多,农户没有打井机。农民于清河、王东生按照连心卡上的电话找到了党员王杰芳,他通过多方打听后想到了自己的亲属家有打井机,他借来了打井机为农户打了20多眼井,使农民能够及时种上了地。

  三、凝心聚力,党组织充当新农村建设的先锋

  在新农村建设中,村党支部把工作的落脚点放在让农民增收致富、提高生活质量、树立文明新风上。几年来,带领全村党员出义务工800余个,清理垃圾30多车,拉运砂石600多立方米,清理边沟2000多延长米,栽植榆树墙500米,种多刺玫瑰3000丛。同时,在党支部的积极争取和努力下,共争取省、市资金投入280万元,将4.3公里的村街道全部修成了水泥路面,改造了村内9条街道住宅前后的8000延长米铁栅栏,安装了10盏路灯;大力宣传“一池三改”和沼气池建设项目,全村申报兴建沼气池,参加改厨、改厕、改圈的户数达到100%,预计投资85万元,最终将解决人、畜粪便影响环境的根本问题。现在的东兴村村容村貌达到了绿化、美化、香化为一体的市级生态文明村标准,居民的生活质量从根本上得到了提高。新的村容村貌来之不易,但要维护管理好现有的成果更是任务艰巨,村党支部组织党员通过入户走访、发放宣传单等形式,向广大村民宣传文明新风建设,让每一个村民都充当美好家园的建设者和维护者,另外村党支部探索出了分区、分线、分块的管护模式,由无职党员主动领取义务岗设岗定责,对村容村貌进行维护管理,并承担垃圾处理监督工作,取得了让群众满意的效果。

  生活质量得到改善,文明新风得到弘扬的同时,村党支部把让广大村民尽快富裕起来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结合本村实际,提出了“保证基础产业,招商引资兴龙头;发展畜牧业、转移劳动力促增收”的经济发展思路。班子成员多次深入东宝粮油有限公司、兴海米业等4家企业,了解企业在生产中的困难,积极为企业联系急需的生产原料、提供销售信息,协调解决企业生产与群众生活中存在的矛盾,企业在党支部的帮助下不断壮大,每年为村里提供就业岗位80余个,使农民增收70万元。与此同时,党支部还重点推广了白瓜等经济作物的种植和大鹅、绵羊养殖,今年白瓜种植面积达到500亩,其他经济作物种植面积达到了1000亩,可为农民增收50万元,大鹅饲养2000只、羊存栏1000只,农民可增收28万元。

来源: 虎林新闻网
作者: 编辑: 单威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返回首页
 

相关评论
 
 东北网 | 新华网 | 人民网 | 新浪网 | 搜狐网 | 网易 | 大冬会 | 文明网 | 艺术节官网 | 中国政府网 | 央视网 | 凤凰网 | 虎林吧 | 中国天气
 黑龙江地市新闻 : 哈尔滨 | 齐齐哈尔 | 牡丹江 | 佳木斯 | 大庆 | 鸡西 | 双鸭山 | 伊春 | 七台河 | 鹤岗 | 绥化 | 黑河 | 鸡东 | 虎林政府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