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虎林新闻网 > 国内新闻 正文
 
教育部高洪谈“抗震救灾英雄少年”评选表彰活动
 签发时间 2008-06-17

    新华网消息 2008年6月17日上午9:00,教育部德育办主任、基础教育司副司长高洪接受中国文明网专访,就开展“抗震救灾英雄少年”评选表彰活动,与网民进行在线交流。

    教育部德育办主任、基础教育司副司长高洪(右一)做客中国文明网,就开展“抗震救灾英雄少年”评选表彰活动,与网民进行在线交流。左为本场访谈主持人路弘。

    高洪:在中小学生中弘扬伟大的民族精神需长期开展

    [主持人]在抗震救灾过程中,中国文明网、新华网等媒体都开辟了“英雄谱”栏目,向通过这些专题来报道一些英雄个人和集体的感人事迹,但普遍是以成年人作为报道对象。那我们是出于怎样的考虑,才将目光锁定在未成年人这个群体范围内开展这样一次活动?这次活动的特殊性体现在哪里? 

    [高洪]中国有句古话叫做“自古英雄出少年”,一个有希望的国家和民族总是把对未来的希望放眼在自己的下一代身上,而有希望的国家和民族的下一代往往也能够让我们看到这种希望。在这次抗震救灾的斗争中,涌现出一大批我们的未成年人、中小学生,他们是抗震救灾整个“英雄谱”当中最感人、最能体现希望的这么一个非常有亮点的一页。

    [主持人]这次活动专门针对抗震救灾开展的专项活动还是我国开展未成年人道德思想建设的系列活动之一呢?如果是系列活动之一的话,那我们作为教育部门,在日后的工作中还会开展类似的评选表彰活动吗?

    [高洪]评选和表彰抗震救灾的英雄少年,可以说是整个抗震救灾工作当中英雄群体宣传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又是我们对未成年人开展思想道德教育的一个非常重要的举措。 

    [主持人]那我们教育部门是否以后也会继续开展这样的活动呢?

    [高洪]我想学习抗震救灾英雄少年的这项活动会持续开展下去,因为在整个抗震救灾这一伟大斗争中形成了伟大的“抗震救灾精神”,这一伟大的精神又是我们中华民族伟大精神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我们宝贵的精神财富。我们的未成年人、少年当中表现出来的这个精神又是抗震救灾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们续写伟大民族精神篇章的非常亮丽的一笔。所以弘扬抗震救灾的伟大精神、在中小学生当中弘扬伟大的民族精神将是长期需要开展的。同时学习这些少年英雄的精神和品德,也是应该持续的。<<详细

    教育部德育办主任、基础教育司副司长高洪做客中国文明网,就开展“抗震救灾英雄少年”评选表彰活动,与网民进行在线交流。

    把“英雄少年”看成孩子 培养要体现科学的儿童观

    [主持人]我们认为这些评选出来的英雄少年日后肯定会作为青少年学习的典范和楷模,那您认为“抗震救灾英雄少年”评选表彰活动对广大中小学的思想道德方面有怎样的教育意义呢?

    [高洪]对于未成年人的典型的培养中还要体现科学和正确的儿童观。这里面有以下几个含义:首先,他们是孩子,正像你刚才所讲的,他们之所以可爱、可亲、可敬并且感人,就是因为他们是表现除了孩子们特有的言行。所以我们首先要把“英雄少年”看成孩子。

    其次,正是因为他们是孩子,正处于人生的起步阶段,他们未来的路还很长,所以对于少年英雄的评选和模范的表彰,又要和成年人有所不同。我们表彰他们也并不是让同龄人模仿他们具体的行为,更主要的是要学习他们的精神和品德,作为同龄人们成长的榜样和动力。<<详细

    高洪:提倡科学理性看待少年儿童的见义勇为行为

    [网友]这次的评选表彰活动我们可以把它理解为是对受灾儿童的一种心理补偿和慰藉吗?

    [高洪]刚才也讲到了他们是抗震救灾英雄情景中非常感人,非常特显希望的群体,我们表彰他们主要是表彰他们的精神和品德,他们美好的东西就需要我们成人去肯定,那么这些美好的东西也必然成为激励同龄人感动社会的一种财富。所以主要是要来弘扬这种精神和品德。 

    [网友]当前,我国提倡科学、理性地看待少年儿童的见义勇为行为,很重要的一部分原因就是一方面他们年龄还小,对于“见义勇为”的含义未必完全理解,另外他们也不具备实施救助的能力。那在这种情况下实施救助行为不但对孩子,而且对他的整个家庭都可能留下很深的影响和后果。我们在宣传抗震救灾小英雄的事迹和行为的过程中是否也会考虑到类似的因素呢?

    [高洪]之所以这次表彰他们的英雄行为最主要的就是像刚才我所讲到的在特大灾难突然降临的时候他们自然流露出来的一种好的东西,对这种好的东西我们就要给予肯定、鼓励以及弘扬和表彰。同时,我们也特别强调,我几次讲到,我们倡导中小学生学习他们的精神和品德,而绝不是模仿他们救人的一些具体行为。我们也看到在候选人中也有很机智的少年,比如地震灾害来了,他们从一个树上滑下来再去救人,然后还想办法如何能够既保护自己又救助别人。但是有时候他们在突然紧急的情况下首先想到的还是救人,所以我认为这种精神还是需要弘扬的。

    所以我们在学习、宣传抗震救灾英雄少年的时候,特别也要避免刚才网友提到的这个问题,就是避免不考虑自己就去救人,凡是《未成年人保护法》要求的都要严格按照法律来做。同时我们的儿童第一,保护孩子的这种意识应该也成为我们全社会的共识。<<详细

    青少年教育活动机构在思想道德建设中肩负重要职责

   [主持人]除学校和家庭外,社会上还有许多其它的青少年教育和活动机构,诸如博物馆,文化宫,少年宫等等,他们在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成长过程中扮演怎样的角色,发挥怎样的作用?

    [高洪]他们确实扮演着很重要的角色,因为孩子的生活空间除了家庭生活、学校生活,还要在社会当中生活,在社会生活当中各种文化机构,特别是面向青少年的活动场所都具有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功能,在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整体中肩负着重要的职责,所以在抗震救灾英雄少年宣传过程中也应该发挥他们的优势,通过图片、开展的各种活动,包括文艺形式的、采访形式的以及各种各样的渠道和方式更好地宣传抗震救灾精神。

    中央部署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以来,未成年人活动场所也做了很多工作,探索了很多新的、好的形式,在这次活动中应该更好地弘扬和发扬,把这项工作做得更好。<<详细 

    高洪:祝福所有的生命都能开出美丽的花朵

    [主持人]好苗必须好土来栽培,我们必须给这些未成年人良好的成长环境。那在节目最后高司长能不能给我们中国文明网的广大网友提出一些希望或者祝福呢?

    [高洪]这次抗震救灾气壮山河的斗争又形成了抗震救灾的伟大精神,确实是中华民族精神的又一宝贵财富,也使我们每一个人受到了心灵的震撼。同时我们也从先进人物中,也包括我们下一代孩子中,受到了感染和感动。

    我看网友们也都讲到“活着真好”、“珍惜生命”,“好好地活着”,我觉得好好地活着就要很好地学习抗震救灾英雄群体,包括“英雄少年”中的好的品德——坚强、勇敢、乐于助人、团结互助,乐观、顽强,这些都是我们成长、好好活着的宝贵财富。如果我们知道珍惜生命,知道把这些好的品德作为我们日常生活的行为准则的话,我们在这次灾难当中就会有所收获,不会白白地受到地震的磨难,总理说的“多难兴邦”也就是这个含义。

    所以我祝福大家,祝福所有的生命都能开出美丽的花朵,我们的未成年人、中小学生能够和这些活着的、健康的、向上的、勇敢顽强的抗震救灾英雄少年一起成长。

来源: 新华网
作者: 编辑: 朱恒斌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返回首页
 

相关评论
 
 东北网 | 新华网 | 人民网 | 新浪网 | 搜狐网 | 网易 | 大冬会 | 文明网 | 艺术节官网 | 中国政府网 | 央视网 | 凤凰网 | 虎林吧 | 中国天气
 黑龙江地市新闻 : 哈尔滨 | 齐齐哈尔 | 牡丹江 | 佳木斯 | 大庆 | 鸡西 | 双鸭山 | 伊春 | 七台河 | 鹤岗 | 绥化 | 黑河 | 鸡东 | 虎林政府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