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虎林新闻网 > 国内新闻 正文
 
四川破格提拔干部19人免职15人 期待引发改革共鸣
 签发时间 2008-06-10

    记者从四川省委组织部获悉,成都、德阳、绵阳、广元、雅安、阿坝等6个重灾区先后从抗震救灾一线提拔使用干部50人,破格提拔干部19人;及时处置了“不作为”干部28人,其中免职15人。四川省各级党组织表示,把党员干部在抗震救灾和灾后重建中的表现作为领导干部任用的重要依据,而抗震一线成为

检验和考察党员干部的重要战场。(《四川日报》6月9日)

    四川把党员干部在抗震救灾和灾后重建中的表现,作为领导干部任用的重要依据,使抗震一线成为检验和考察党员干部的重要战场,这是明智的选择。经残酷灾难考验,良者的高尚品质熠熠生辉,莠者的低劣行径则昭然若揭,这是胜于雄辩的客观事实。而更使得笔者眼前一亮的是,四川省对官场的清理、吏治的整顿,虽以震灾为试金石,以存良去莠为基本目的,却也在一定意义上暗含了更为普泛的政治取向。

    据报道,四川灾后整顿吏治,遵循了三条标准。其一,简化干部选用程序,对抗震救灾一线表现突出的优秀干部,在广泛听取群众意见的基础上,及时提拔使用。其二,打破干部选用界限,对抗震救灾一线表现突出的普通党员,通过受灾群众推荐、召开党员群众代表会选举、上级组织任命等多种方式破格提拔使用。其三,加大组织处置力度,对抗震救灾中群众反映“不作为”干部及时处理调整。

    三条标准,都把群众意见作为官员选拔任免的直接参考依据,无疑是对良性政治本身的回归,即“政者,众人之事也”。这些无疑超越了对某个具体官员的奖惩,从而具有吏治整顿的标本意义。

    对四川而言,这些或许只是“非常时期”的“非常之举”,但这一“非常之举”,也是日后依然值得珍视,值得进一步探索的吏治之路。

    谁都不会盼望会有灾难再给其他地方官场充当试金石,但可以肯定的一点是,有效的吏治整顿能在一定程度上杜绝灾难发生的隐患,至少可以增强这个社会肌体对抗灾难、救赎自我的能力。震灾等自然灾难,或许不具备可复制性,但不加整顿的官场,其本身就是无有穷尽的社会灾难,比任何自然灾难的杀伤力都要巨大。

    期待四川灾后整顿吏治能够引发全国官场共鸣。以此国殇为契机,中国人面向大时代之政治改革浪潮悄然开启。

来源: 新华网
作者: 编辑: 朱恒斌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返回首页
 

相关评论
 
 东北网 | 新华网 | 人民网 | 新浪网 | 搜狐网 | 网易 | 大冬会 | 文明网 | 艺术节官网 | 中国政府网 | 央视网 | 凤凰网 | 虎林吧 | 中国天气
 黑龙江地市新闻 : 哈尔滨 | 齐齐哈尔 | 牡丹江 | 佳木斯 | 大庆 | 鸡西 | 双鸭山 | 伊春 | 七台河 | 鹤岗 | 绥化 | 黑河 | 鸡东 | 虎林政府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