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虎林新闻网 > 国际新闻 正文
 
五国欲在北极“圈地”
 签发时间 2008-06-03
 

    在丹麦政府的倡议下,丹麦外交大臣默勒、俄罗斯外长拉夫罗夫、美国副国务卿内格罗蓬特、加拿大自然资源部长伦恩以及挪威外交大臣斯特勒5位北极地区周边国家代表于本月28—29日在格陵兰岛举行会议,商讨了有关北极地区领土归属、气候变化影响、海上救援等问题。

    此间观察家指出,五国“北极会议”是在各国对北

冰洋底能源、交通要冲激烈争夺的大背景下召开的。根据最近一份评估资料,该范围内海床下蕴藏着多至占全世界1/3的、以前没有被发现的石油和天然气资源。随着全球气候变暖,科学家预计2050年“西北航道”将全线通航,因此围绕这一海域交通控制权的争夺也更趋白热化。去年8月,俄罗斯派出北冰洋考察人员,前往北极地区进行科学考察。继俄罗斯之后,加拿大宣布投入巨资组建北冰洋海岸巡逻队,美国也派出考察人员赴北极地区。此外,加拿大和丹麦就汉斯岛的主权争议已经有30余年。

    在为期两天的会议中,有一“实”一“虚”两个“成果”值得关注。“实”的是,五国在格陵兰岛达成协议,决定在联合国现行框架内、以文明方式解决北极领土和自然资源归属的纠纷。其途径是俄、美、加、挪和丹五个国家有权利对大陆架进行勘探,并以勘探结果为基础向联合国负责监督《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实施的部门提交领土要求的申请。“虚”的成果表现在,“五国声明”强调根据国际法采取措施,保护和维持北冰洋地区的脆弱生态环境,同时在国际海事组织的协调下一起努力,强化现有措施,制定新政策来提高海上航行安全,降低船只对北冰洋造成的污染。之所以称该成果为“虚”,是因为“北极五国”此举不过以保护当地生态环境的“行善之名”,意图掩盖瓜分北极资源、抢夺北极地区控制权的“趋利之实”。

    五国参加的“格陵兰会议”标志着新一轮讨价还价行动的开始。根据1982年《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北冰洋沿岸国家拥有3海里领海、200海里专属经济区。为在瓜分北极地区中赢得有利地位,与北冰洋接壤国都在千方百计证明本国大陆架伸向北极深处。

    舆论认为,五国今后将纷纷利用各自经济、科技潜力,为在联合国框架内寻求有利于己的解决方案找证据。北冰洋正逐渐演变成风云际会的争夺热点。

来源: 新华网
作者: 编辑: 朱恒斌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返回首页
 

相关评论
 
 东北网 | 新华网 | 人民网 | 新浪网 | 搜狐网 | 网易 | 大冬会 | 文明网 | 艺术节官网 | 中国政府网 | 央视网 | 凤凰网 | 虎林吧 | 中国天气
 黑龙江地市新闻 : 哈尔滨 | 齐齐哈尔 | 牡丹江 | 佳木斯 | 大庆 | 鸡西 | 双鸭山 | 伊春 | 七台河 | 鹤岗 | 绥化 | 黑河 | 鸡东 | 虎林政府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