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虎林新闻网 > 国际新闻 正文
 
抗灾中世界与中国互动
 签发时间 2008-05-27

    突降,山崩地裂。抑悲痛,结同心,中国政府与人民投入一场可歌可泣的抗震救灾浩大战役。

    从地震发生的那一刻起,中国灾情牵动世界;随即展开的救灾行动,得到全球的有力支援。灾难面前,国际人道主义在升华。抗击灾害,世界与中国紧密相连。

    截至20日,共有166个国家和30多个国际组织向中方表示慰问。专程前来中国外交部吊唁的各国驻华使节和国际组织驻华代表络绎不绝;截至21日15时,全国海关累计快速验放143批次进境救灾物资和救援人员,分别来自俄罗斯、日本、韩国、巴基斯坦、美国、新加坡、菲律宾、西班牙、英国、荷兰、意大利、沙特阿拉伯、法国、印度、丹麦、捷克、瑞士、澳大利亚、约旦、伊朗等。

    随着对汶川大地震灾情的进一步了解,外国援助仍在不断增加中。

    运往中国的援救物资,承载了国际社会对中国灾区的牵挂,为抗震救灾提供了宝贵而及时的支持。

    5月15日上午,两名韩国小朋友在妈妈的陪同下前往中国驻釜山总领事馆,捐出省下的零用钱。他们在慰问信中说:中国小朋友,加油!你们一定会克服困难!

    这只是全球募捐援助中国抗灾的一个场景。过去几天里,各国际组织、国家政府、企业、社团和个人纷纷为中国救灾捐款……“惠不在大,济人之急可也。”国际社会的每一笔援助,无论多少,都代表捐赠方对中国人民的深情厚谊,都将为中国抗灾发挥宝贵作用。

    汶川大地震是中国遭遇的灾难,也是人类之殇。中国政府和人民戮力齐心抗震救灾的壮举,举世瞩目。这些天,对中国政府和人民的抗灾行动,国外舆论给予盛赞。“震撼”、“崇敬”、“奇迹”、“崇高”……这样的词汇在报道中国震灾的外国报章中不断出现。法国《欧洲时报》一篇社论说,汶川大地震发生后,中国政府和人民同舟共济,中华民族在灾难面前所表现出的民族精神在升华。在惨烈的地震废墟中,站起大写的“中国人”,在悼念死者的悲痛中,燃起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希望之光。

来源: 新华网
作者: 编辑: 朱恒斌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返回首页
 

相关评论
 
 东北网 | 新华网 | 人民网 | 新浪网 | 搜狐网 | 网易 | 大冬会 | 文明网 | 艺术节官网 | 中国政府网 | 央视网 | 凤凰网 | 虎林吧 | 中国天气
 黑龙江地市新闻 : 哈尔滨 | 齐齐哈尔 | 牡丹江 | 佳木斯 | 大庆 | 鸡西 | 双鸭山 | 伊春 | 七台河 | 鹤岗 | 绥化 | 黑河 | 鸡东 | 虎林政府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