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虎林新闻网 > 国际新闻 正文
 
一堂特殊的中国国情课
 签发时间 2008-05-26
 

    5月22日,两位绵阳的志愿者在悉心照顾来自北川灾区的蒋桂芳老人。志愿者们为老人洗脸、擦手、掏耳朵、剪指甲,无微不至,亲同祖孙。 四川汶川大地震发生后,在绵阳市九洲体育馆设立的受灾群众接待安置中心,许多来自全国各地,不同职业、不同年龄的志愿者用细致周到的服务为受灾群众排忧解难,并以自己的爱心和关怀抚慰受灾群众,帮助他们渡过难关,重建家园。 新华社记者王建民摄  

    四川汶川大地震给中国造成了巨大的生命、财产损失。中国政府和各界出色的应急救灾行动和灾区的秩序井然让世界惊叹、动容。世界各国也纷纷伸出援助之手。

    不幸的灾难同时让世界发现,地大物博、文明灿烂、发展迅速的中国,其实还有天灾频发、人均资源贫乏的一面。

    这场罕见的灾难给全世界上了一堂特殊的中国国情课。人们发现,原来,中国人均水资源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4,人均耕地不足世界人均的1/3;沙漠总面积约130万平方千米,占国土面积的近13%;山区约占全国总面积的2/3,山区人口占全国总人口一半以上,而世界陆域面积只有20%是山地,亚洲陆域面积的40%是山地。由于中国位于世界两大地震带——环太平洋地震带与欧亚地震带的交汇部位,中国的地震灾害更是令人触目惊心:20世纪,全球两次导致20多万人死亡的强烈地震都发生在中国。一次是1920年宁夏海原地震,造成23万多人死亡;一次是1976年河北唐山地震,造成24万多人死亡。上世纪以来,中国共发生6级以上地震近800次,灾情遍布除贵州、浙江、香港、澳门以外所有的省、自治区、直辖市。据统计,中国地震占全球大陆地震的33%,地震及其他自然灾害频发构成中国的基本国情之一。

5月18日,俄罗斯救援队员在废墟中用搜救犬搜索幸存者。 新华社记者 陈燮 摄

    一场灾难让世界把中国看得更真切、更深入。这场灾难让人们更容易理解中国历史文化产生的自然环境背景,理解中国传统“和合”文化所激荡出的凝聚力,理解中华民族默默耕耘、内敛隐忍的处世态度。中国人从数不清的灾难中体会到,在大自然面前,在大灾难面前,一个人是渺小的,一个家庭是渺小的,只有团结和谐才有力量。这场灾难或许可以让世界认识到这种“和合”文化与倡导个性的骑士文化、竞争文化之间的不同与互补。

    共同应对这场灾难,拉近了中国与世界的距离,也让世界理解了中国国情的复杂与前途的任重道远。

    面对这场特大灾难,历经磨难的中国勇敢抗争,让世界看到一个真实可爱可敬的中国。面对这场特大灾难,世界慷慨地予以援助,让中国看到一个充满爱心的世界。在自然灾害面前,人类携手共渡难关,这是一个无情又有情的世界。

来源: 新华网
作者: 编辑: 魏传良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返回首页
 

相关评论
 
 东北网 | 新华网 | 人民网 | 新浪网 | 搜狐网 | 网易 | 大冬会 | 文明网 | 艺术节官网 | 中国政府网 | 央视网 | 凤凰网 | 虎林吧 | 中国天气
 黑龙江地市新闻 : 哈尔滨 | 齐齐哈尔 | 牡丹江 | 佳木斯 | 大庆 | 鸡西 | 双鸭山 | 伊春 | 七台河 | 鹤岗 | 绥化 | 黑河 | 鸡东 | 虎林政府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