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虎林新闻网 > 国内新闻 正文
 
大学生村干部:正成为新农村建设的生力军
 签发时间 2008-04-10

  新华网合肥4月9日电(记者王立武)最近,中组部等有关部门决定从今年起用5年时间选聘10万名大学生到村任职。安徽黄山市已率先将这项实践进行了近一年。记者遍访了这批被农民喻为“新上山下乡知青”的大学生村干部:他们正逐渐成为当地服务新农村建设的一支生力军。一些还没有“抢”大学生“村官”的偏远山区村,今年早早就到区、县人事部门登记,希望能分配到一名大学生村干部。

  2007年6月开始,安徽黄山市委决定用三年时间为全市每个村招录、配备一名大学生。首批公开选拔的297名大学生很快就进村担任了村干部。歙县徽城镇范村的大学生村干部朱文艳进村后,利用闲置在村委会办公室已经两年的电脑,设计、制作出“范村甘蔗种植协会网页”,就挂在商务领航网站上。甘蔗种植协会利用这个网页发布销售信息,很快吸引安徽芜湖和江苏、上海等地的众多甘蔗加工企业的关注。有了网站做“窗口”,范村的甘蔗迅速在上海、江苏及省内芜湖等地实行定点销售。往年,村民们总为种植规模到底多大为宜伤脑筋。今年,甘蔗种下地之前,订单就已到手。大家伙儿计划将原定种植400亩扩大到600亩,今年预计人均年收入可达到1万元。记者采访时,范村村委会主任邹四勇连说三遍:“文艳来迟了,早该来!”

  在“零距离”接触中增长才干

  新华网合肥4月9日电(记者 王立武)黄山市290多名大学生进村已将近一年时间。记者近期在黄山市采访时了解到,走进山区的大学生们已经逐渐适应了农村生活,并在工作岗位上日益成熟,他们的工作热情受到村干部、村民以及组织部门的肯定。最重要的是,一些大学生已经对农村和农民产生深厚的感情。

  “阳干村165户,645人,党员23人;青壮劳力外出打工的195人;村里“五保”老人有4位,其中两人今年已经79岁。去年全村人均收入6105元。村集体所有的一座水库、一个碾米厂,年租赁收入2.5万元……”在休宁县溪口镇阳干村任职的大学生周晓玲对记者报出的一串串数字,让在场的村支部书记汪佩玲都有些惊讶。

  招募大学生进村工作面临三大难题

  招募高校毕业生到农村任职,有利于培养造就经过基层实践锻炼、对人民群众有深厚感情的新农村后备人才。然而,记者在黄山市调研时发现,知识背景远离农村实际,适应“水土”难;服务时间短,发挥作用难;心存“后顾”之忧,落地生根难。黄山市选派大学生进村工作中遇到带有普遍性的三大难题。黄山市2007年实际录用了297名大学生进村,目前已有6名大学生村干部因无法适应农村的艰苦条件或已被公务员考试录取,提前解除合同。

来源: 新华网
作者: 编辑: 单威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返回首页
 

相关评论
 
 东北网 | 新华网 | 人民网 | 新浪网 | 搜狐网 | 网易 | 大冬会 | 文明网 | 艺术节官网 | 中国政府网 | 央视网 | 凤凰网 | 虎林吧 | 中国天气
 黑龙江地市新闻 : 哈尔滨 | 齐齐哈尔 | 牡丹江 | 佳木斯 | 大庆 | 鸡西 | 双鸭山 | 伊春 | 七台河 | 鹤岗 | 绥化 | 黑河 | 鸡东 | 虎林政府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