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虎林新闻网 > 时政新闻 正文
 
弹奏提升农业发展质量交响乐--来自北大荒股份公司八五四公司的报道
 签发时间 2007-12-11

  东北网虎林12月11日电 建设新农村,首先要发展生产,让百姓的腰包鼓起来。这是北大荒股份公司八五四分公司决策者的共识。今年,分公司水稻、大豆、玉米的平均亩产分别达到600公斤、175.015公斤、550公斤,亩效益超过200元。劳均收入超过2.2万元,比2003年高出7000元。近年来,八五四分公司在农业生产中从夯实基础、适度规模经营人手,在提升农业科技含量、缩小产量差距上下工夫,取得了可喜效果。

  夯实农业基础 积聚发展之力

  八五四分公司拥有耕地64.5万亩,其中水田44.3万亩。 “水稻生产能否持续健康发展,科学利用水资源是关键。”早在10年前,分公司总经理卢森元就认识到,积聚长劲才是保证农业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于是,分公司压缩一切非生产性开支,集中1.6亿多元用于农业基础设施的建设。新建水库6座,改建加高水库3座,新建起两个超万亩的提水灌溉泵站,蓄水总量超过1亿多立方米。真正实现了拦蓄地表水,留住过境水,科学利用地下水的目标,既维持了地下水量,也扩大了水稻种植面积。

  分公司东部的30万亩水田,过去全部采用地下水灌溉,最深成井深度达到95米,2003年一年因干旱就重新凿井400余眼。总投资2300余万元的阿南蓄水灌区建成后,蓄水量达到3000万立方米,使多年白白流走的阿布沁河水得到了较好的利用,不但使10万亩地下水灌溉的水田改为地表水灌溉,而且增加了1.5万亩养鱼水面。

  “我们还计划在七虎林河中下游建一座水库。”卢森元指着墙上的水利图说:“它的蓄水量将远远超过其他所有的水库,它的建设不但能发挥灌溉的功效,还起到回养地下水源的功能。”

  除水利工程建设外,分公司还先后对13万亩水田进行了条田化改造,将11万亩依靠燃油提水的稻田改为电力提水,新建水泥晒场30余万平方米。它们让种植户得到了产量和效益的回报,仅提水方式改变一项,每年可降低成本近200万元。

  适度规模经营 提高生产水平

  在实践中,分公司构建了“一大带多小”的适度规模经营模式。“一大带多小”就是旱田实行适度规模经营,有成套农业机械的大型家庭农场经营大部分旱田,大多数没有机械的小型家庭农场经营少量的耕地种植经济作物或承包水田,而不是搞土地平均分配。“一大带多小”的经营模式;稳定了土地承包,促进了农业机械化水平的提高,旱田农业机械全部更新为大马力机械,使耕作改制、作物轮作和秸秆还田等全部落到实处,打牢了农业生产的技术基础,提升了农业生产水平。

  旱田的规模化经营,不仅带动土地出租和土地的长期固定,满足了种植业调整的需要。同时,大机群作业也保证了农时和标准。分公司的20余万亩旱田,8天就可以完成播种任务,5—7天完成收获任务,10月底前,全部耕地完成翻、耙、松、起垄作业,达到“达播”状态。过去重耙两遍、轻耙3-4遍,耕层深仅i5厘米,增加作业成本,导致土壤板结。而现在“一松两耙”,总共3遍,不但减少了作业次数,耕层深度也达到35厘米以上,使水分实现春雨夏用,使土壤实现春旱秋防,提高了耕作抗灾的能力。

  如今,分公司租种旱田在1500亩以上的大户共35户,总面积达到11万亩,占旱田总面积的63%。先后有4个家庭农场获得了全国种粮大户称号,有一个家庭农场获得了全国粮食生产大户标兵称号。

  提升科技含量 打造优势农业

  八五四分公司的科技实力,在全垦区也是数一数二的。近几年,分公司完成了国家级科研项目——寒地水稻优质高产群体素质标准技术研究;寒地稻田稻小球菌核病的发生规律及防治技术研究、优质水稻种植技术示范分获总局科技进步二等奖、总局重大科技示范推广奖;垦区大豆机械化综合配套高产栽培技术获全国农牧渔业丰收二等奖。自2002年至今,分公司累计投入科研资金200多万元,自行立项课题200余项,对水稻、大豆、大麦、玉米四大作物及红小豆、芸豆、亚麻等经济作物,在良种良法优质高产高效配套栽培技术、农机与农艺相配套技术、无公害绿色有机农产品生产技术等方面都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先后推广优良品种十几个,使作物产量有了较大幅度的提高,新增经济效益数干元。

  分公司重视科技人才的引进和储备,目前,已引进大中专毕业生40余人。无论经济状况好坏和体制怎样变革,分公司农业中心的40余名农业科研科技人员被始终保留下来了。卢森元深情地说:“减掉这些人是件很简单的事情,每年可为企业节省几十万元。但是,到我们需要的时候再把这样一些人组织起来,却十分不容易,特别是他们脑子里的知识和经验是组织不起来的,也是拿金钱所不能交换的。”实践证明,这股保留至今的科研力量在后来农业的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成为提升农业科技含量的重要力量。为了鼓励科技人员服务企业,分公司建立了科技人员补充养老制度、大学生论谈制度、科技人员每月一训和每月一考制度。此外,分公司每年还拿出30余万元,全部用于科技人员的继续教育,选送优秀科技人员外出培训。

  科技人员在传播、普及科技措施上也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他们每年都要组成专家组,对分公司全体员工进行培训。今年,经过培训后的第二十五作业站员工安文喜,种植常规品种“垦鉴稻6号”,实收亩产751.5公斤,比往年提高了100多公斤,全站2.4万亩水田平均亩产达到650公斤。

  缩小产量差距 共同实现增收

  “123户低产低效家庭农场有93个水田家庭农场平均亩产提升100公斤,有14个旱田家庭农场产量增幅达到20%,平均亩增效近百元。”刚整理完档案,生产技术部的工作人员激动地说:“看来,‘缩小家庭农场产量差距’活动已经发挥了明显效果。”

  在年初召开的员工代表大会上,分公司确定实施“全员高产攻关、缩小家庭农场产量差距和一线服务年”三项工程。一年来,分公司155名一线干部和管理人员全部做到了在地头与农户“周见面”,一切问题都在地头解决。在技术人员的指导下,今年实现了大棚育秧、高床育秧、水稻盐水选种、机械播种、稻壳酵素有机肥育秧5个百分百,机械催芽达到95%以上,保温浸种85%,苗床标准化管理85%以上。全分公司没有一户员工的水稻亩产低于500公斤。

  为鼓励员工进行高产攻关,分公司动员种植玉米500亩以上、大豆1000以上、水稻150亩以上的种地大户,自愿报名,独立参加高产竞赛。并对达标的前20名高产户,每个家庭奖励一台P4计算机。结果,有612户名报名。

  将来,分公司的水田面积将突破50万亩,有机农业将给种植户带来更加丰厚的回报……

来源: 人民网
作者: 郐思维 着海燕 王爱军 编辑: 袁振家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返回首页
 

相关评论
 
 东北网 | 新华网 | 人民网 | 新浪网 | 搜狐网 | 网易 | 大冬会 | 文明网 | 艺术节官网 | 中国政府网 | 央视网 | 凤凰网 | 虎林吧 | 中国天气
 黑龙江地市新闻 : 哈尔滨 | 齐齐哈尔 | 牡丹江 | 佳木斯 | 大庆 | 鸡西 | 双鸭山 | 伊春 | 七台河 | 鹤岗 | 绥化 | 黑河 | 鸡东 | 虎林政府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