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虎林新闻网 > 国内新闻 正文
 
买基金的七大误区
 签发时间 2007-10-15

  基金选择中存在的误区

  误区一:恐高症。热衷购买低净值基金,错误地认为这些基金净值低,价格便宜,风险就小,上涨空间也就大。事实上,基金净值的含义与股票价格不同,基金净值代表相应时点上基金资产的总市值扣除负债后的余额,反映了基金资产的市场价值。投资基金收益的高低与买入时基金净值高低并无直接关系,真正影响投资者收益的是该基金管理人的投资管理能力。误区二:崇拜风。崇拜明星基金经理,资金跟着基金经理跑。基金业绩的好坏与基金经理的投资风格和能力固然是密不可分的,但与基金公司和基金经理背后的团队关系更大。误区三:无视基金类型。股市正处于牛市,有很多投资者选择基金时往往只关注基金净值增长的快慢,片面的去选择净值增长快的基金,而忽略了基金的类型。不同类型的基金股票持仓比例不同,风险不同,收益当然也不同。

  基金购买中存在的误区

  主要误区:犹豫不决。投资者在购买基金的时候都想在低点买入,但是股市将如何走,是任何人无法预测的,不少人在基金净值上涨时往往犹豫不决,眼睁睁地看着基金上涨而失去投资机会。

  基金持有中存在的误区

  误区一:波段操作。在基金投资过程中,波段操作存在两种情况:一种是在股市创新高的过程中,担心市场随时回调,匆忙赎回,等待市场回调时再度进入,希望通过自己主动的波段选择来避免损失;另一种是用低买高卖这种股票操作手法来操作基金,认为基金净值高了就会下跌,把基金当作股票炒。误区二:束之高阁。不少投资者机械地认为,基金是长期投资产品,买了之后便不去管。现在市面上的基金很多,业绩良莠不齐是在所难免的。如若不管会对投资的长期收益影响很大。误区三:过度关注分红。认为基金分红越多越好,赎回长时间不分红的基金。实际上多分红并不一定是好事。因为基金分红要有已实现的收益,基金经理们必须抛出手中获利的股票或债券才能分红。

来源: 新华网
作者: 编辑: 袁振家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返回首页
 

相关评论
 
 东北网 | 新华网 | 人民网 | 新浪网 | 搜狐网 | 网易 | 大冬会 | 文明网 | 艺术节官网 | 中国政府网 | 央视网 | 凤凰网 | 虎林吧 | 中国天气
 黑龙江地市新闻 : 哈尔滨 | 齐齐哈尔 | 牡丹江 | 佳木斯 | 大庆 | 鸡西 | 双鸭山 | 伊春 | 七台河 | 鹤岗 | 绥化 | 黑河 | 鸡东 | 虎林政府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