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虎林新闻网 > 国内新闻 正文
 
发改委官员称食品价格涨幅不足以引发通货膨胀
 签发时间 2007-06-13

  官方12日公布的数据显示,五月份中国CPI(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同比上涨三点四个百分点,为两年来的最高值。其中,食品类价格上涨引人注目。

  中国国家发改委价格司副司长周望军12日分析说,CPI主要由三部分组成,即食品类、工业消费品类和服务类价格。其中,后两者的价格比较稳定,只有食品类价格有所上涨,涨幅不是特别高。它不至于引发中国通货膨胀。

  周望军表示,中国工业消费品现在总体上是供大于求。工业品价格十几年来一直保持着下降态势。对于服务类价格,包括水电煤气,基本上由政府控制。如果价格上涨过快,政府可以通过行政手段暂时不涨价。

  他介绍说,目前,肉、蛋、奶的供应都比较充足,食品类价格继续大幅上涨的可能性不大。二00三到二00六年,中国猪肉、羊肉、牛肉、禽蛋的供给,年均增长都在百分之五以上。奶类供给增速更是超过三成。

  市场供给增长较快,意味着价格不可能大幅度上涨。这位发改委官员还指出,经济发展必然伴随着价格上涨。价格上涨可以刺激投资,扩大供给,最终促进经济增长。但价格上涨要有所控制,不能无限制上涨。根本之策在于,加快建立完善社会保障制度。

  对猪肉价格上涨,商务部官员也介绍说,目前市场供应基本正常,并没有出现断档脱销,因此现在尚不需动用国家储备肉

来源: 新华网
作者: 赵建华 编辑: 岳庆萍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返回首页
 

相关评论
 
 东北网 | 新华网 | 人民网 | 新浪网 | 搜狐网 | 网易 | 大冬会 | 文明网 | 艺术节官网 | 中国政府网 | 央视网 | 凤凰网 | 虎林吧 | 中国天气
 黑龙江地市新闻 : 哈尔滨 | 齐齐哈尔 | 牡丹江 | 佳木斯 | 大庆 | 鸡西 | 双鸭山 | 伊春 | 七台河 | 鹤岗 | 绥化 | 黑河 | 鸡东 | 虎林政府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