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虎林新闻网 > 乌苏里副刊 > 散文 正文
 
一支钢笔
 签发时间 2007-06-07

  在我的抽屉里有一支钢笔,每当看到它,就会牵动我无限的思绪。一段刻骨铭心的往事,就涌上了我的心头。那是上个世纪六十年代中期,刚刚度过三年灾荒的中国大地,家家户户还过着贫困的日子。就在这个时候,我升入了中学。

  母亲对我的升学有说不出的高兴,她叮嘱我说:“我们这辈人啊,想识几个字都没有机会,成了睁眼瞎。现在你都上中学了,可要好好学习,将来做一个对国家有用的人!”

  我牢记母亲的叮嘱,全身心地投入学习中。成绩始终排在前列,母亲对此常常露出欣慰的笑容。

  有一天放学回家,在吃饭的时候,我和母亲谈起了好多同学都使用了钢笔。接着,我又把使用钢笔,方便学习的优点说了一遍。但是,我没要求母亲给买。因为我深知,家里太穷了。两元钱一支钢笔,根本就买不起。平时用的书本、铅笔等费用还是母亲卖鸡蛋、拣破烂一点一点积攒的呢。

  母亲听了我的话,眼里流露出一丝忧郁。沉思了良久,她安慰我说:“孩子,你安心地学习吧,钢笔慢慢咱也会有的。”听了母亲的话,我只当戏言,并没往心里去。可我多么渴望有一支钢笔啊!

  一天,我在家写作业的时候,母亲笑盈盈地对我说:“你猜猜,妈给你买了什么好东西了。”看着母亲高兴的样子,我竟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

  母亲把手向前一伸,我看清了。在她展开的手掌中托着一支钢笔,我兴奋地一把抓了过来。我仔细地端详着这支钢笔。灰色的笔杆,闪亮的金属铜帽。拔开笔帽。看到的是细腻的铱金笔尖。漂亮极了,真叫人爱不释手。

  我连声问母亲:“这支笔得好多钱,哪儿弄钱买的?”母亲笑而不答。在我再三央求下,母亲才说:“你别问了,只要是为了你的学习,妈什么都舍得!”

  看着母亲被苦日子折磨的憔悴的脸和瘦弱的身躯,我鼻子一酸,眼泪直在眼眶里打转转。

  转眼到了旧历年的小年,正是傍晚家家户户祭灶的时候。

  通常都是把灶台上的旧灶王摘下,连同烧纸一起点燃,使它升入天界。然后,在原来位置上换上新的灶王。灶王的两侧一般都贴着“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之类的内容。无外乎是让上苍保佑,黎民百姓家家吉祥,五谷丰登。

  在祭灶中,我最喜欢的是灶板上的那只铜香炉了。香炉中装些谷物,其间燃上一路供香。香烟飘渺,弥漫在空间,把年的气氛渲染的很浓。据母亲讲,这只香炉是从我们家上好几代传下来的。平时,母亲把它视为珍宝。经常拿下来,仔细地檫试。带着花纹的紫铜香炉锃明瓦亮,谁见了都会夸赞几句。平时,我们拿下来欣赏,母亲看见了赶紧制止:“快放下,别弄坏了!”

  在这次祭灶中,我惊讶地发现,这只让人喜爱的铜香炉没了,代替它的是一只瓷碗。顿时,我心中涌起一股难以名状的失落感。

  我连忙问母亲:“灶上那只香炉?呢怎么不摆上?”母亲忙着往灶板上摆着点了红点的供馒头。头也不回地说:“小孩子家打听什么,赶快出去放鞭炮吧!”

  这时,村里家家户户都燃放起鞭炮。噼噼叭叭响成了一片,热闹异常。但我无心观赏,这只香炉的去向一直萦绕在我的心头。

  终于,我知道了。为了给我买这支钢笔,母亲忍痛卖掉了她奉若神灵的香炉。我简直无法控制自己,着实地痛哭了一场。

  母亲啊!母亲。为了儿女的学习,你吃糠咽菜,忍饥挨饿:为了儿女的学习,你华发早白,疾病缠身;为了儿女的学习,你不怕亵渎神灵,招来不测。

  四十年过去了,母亲已经离开人世。用这支钢笔,我写下了千千万万的文字。这支钢笔伴随我,从中学升入大学,以至进入国家机关从事新闻工作。它虽已陈旧,但我始终保留在身边。每当看到它,就会使我增强无穷的力量。它教我自省,它教我奋进!

来源: 虎林新闻网
作者: 王明发 编辑: 岳庆萍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返回首页
 

相关评论
 
 东北网 | 新华网 | 人民网 | 新浪网 | 搜狐网 | 网易 | 大冬会 | 文明网 | 艺术节官网 | 中国政府网 | 央视网 | 凤凰网 | 虎林吧 | 中国天气
 黑龙江地市新闻 : 哈尔滨 | 齐齐哈尔 | 牡丹江 | 佳木斯 | 大庆 | 鸡西 | 双鸭山 | 伊春 | 七台河 | 鹤岗 | 绥化 | 黑河 | 鸡东 | 虎林政府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