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的12月9日,我都要去趟山里,找到当年与我一块儿在虎口下脱险的向导——奇源林场工人许德恒,与他一起渡过我们一生中这个最难忘的日子。事情虽然已经过去了六年,但回想起来,至今仍使我无法忘怀。随着岁月的流逝,记忆的长河中,那惊涛骇浪的一幕,反而更加清晰起来......
老 虎 伤 人
“老虎伤人了!受伤者被咬残右臂,失血过多,现正在紧急抢救。”这是职工医院打来的电话,时间是2000年12月8日晚19时30分。接过电话的东方红林业局局长李为方立即安排我与记者陈晓红去医院采访。10分钟过后,我们来到了医院。此时伤者昏迷不醒。据护送伤者来医院治疗的人员介绍,伤者名叫王克军,今年35岁,是东方红林业局东林经营所工人。当天早上,他只身在奇源林场34林班收割刺五加药材时被虎咬伤。院方大夫指着拍下的x光照片说:“王克军右臂粉碎性骨折,因失血过多,昏迷不醒,经输液抢救后,正在进行手术治疗。”我们拍几组疗伤镜头后,回到家时已是午夜时分。
虎 迹 追 踪
第二天,我估计经过一夜的抢救,王克军可能苏醒了,想从他口中了解一些细节,就快步来到医院。刚到住院处,李为方局长又来电话,他说:“给你个苦差事,跟踪东北虎,拍摄老虎伤人的现场,陈晓红跟你一起去。”李为方继续说:“伤者已经为你们推荐了两名向导,公安局森保大队的李江同志也和你们一同去。”“什么时候动身?”我问。“马上,可要注意安全,别带着工伤回来。”李局长开了句玩笑。此时,记者陈晓红,身佩六四手枪的森保干警李江,奇源林场的两名向导徐德恒、付荣都已来到了医院集合。就这样,我们5人的“虎迹追踪”战斗集体组成了。
10时30分,我们出发了。12时20分,车停在奇源林场的一个山脚下,两小时过去了,毫无收获,此时我们个个疲惫不堪。“有血迹,还有人的脚印”,向导徐德恒喊了一声。我们4人不约而同地向他靠拢,断定这血是昨天被虎咬伤的王克军从受伤的胳臂上流下来的,这脚印是王克军下山时留下的。我们沿着血迹和脚印向山上走去。“看,老虎脚印。”走在前面的徐德恒又喊了一声。此时,疲倦全消失了,只见碗口大的一串老虎脚印清晰地映入我们的眼帘,从山上直通到河沟……
遭 遇 老 虎
我们找到了这只野生东北虎的行踪,个个十分高兴。但老虎伤人的现场还没有找到。徐德恒继续在前面引路。灌木林越来越密了,路越来越难走了。前面就接近山顶,寒气逼人,给人一种阴森森的感觉。“来了”,徐德恒大喊一声,慌乱中竟然没有喊出一个“虎”字来。聚精会神地拍摄老虎脚印的我,神经质地意识到是老虎来了。这时,只听耳边一阵急唰唰的响声,我抬头一看,一只足有二三百公斤的黑斑大虎就在我们的左前方。“嗡”的一下,我的头一下子像涨得好大。这时跑已经来不急了,而且目标太大,老虎说不定会朝这儿扑来。我一手把摄像机紧紧抱在怀里,向右侧翻了一个身,另一只手护着头部,侧身装死躺在雪地上。有人说,老虎不吃死人,我不知是真是假。说时迟,那时快,眨眼间,老虎就从我身边两米开外的地方跃过。不知是老虎没发现我,还是不想伤我,直冲向左前方。记者陈晓红顺山势滚到山下;向导付荣侧身卧倒在雪地里;手持六四手枪的李江为保护我们,震慑老虎,“啪,啪,啪”地朝天鸣了数枪。枪声划破了寂静的山林,在我耳边作响。老虎被这突如其来的枪声震住了,它没有再追赶任何一个人就干脆卧了下来。不时地摇着头寻视目标。“郑晓兵,郑晓兵”,没有发现我的李江和陈晓红,不顾自身的危险,焦急地喊着我。我清晰地听到他们的喊声,但没有回答。此时,我距老虎只有十几米远,回答,可能会遭到老虎袭击。战友的呼唤给我支持,给我增强了勇气。再险也要拍摄下老虎的镜头,我安慰自己,“镇定些,再镇定些”,翻过身来,从怀里拿起摄像机,略微抬起头,躺在雪地上,顾不上调整焦距,录下了野生东北虎第一组模糊的画面。话说回来,当徐德恒发现老虎,喊了一声“来了”时,老虎已向他扑去。他就是在老虎前爪落地距他只有两米时,这位常在山场作业的林业工人,看准了身边一颗直径不足20厘米的小树,猴子般的速度“窜”到了树上。
虎 口 脱 险
“太危险了,往我这边跑几步,我拉你上树。”徐德恒上树后发现了我,冲我喊道。我没敢站起来,心想老虎离我太近,稍有不慎必丧虎口,可珍贵的镜头必须留下。我再次听到同伴冲我的喊声,决意冒险向树爬去,我向前匍匐了一米,趁着老虎没往这边看,小跑到树下。“老虎站起来了”,卧在地上的付荣焦急地喊出了声。我急忙爬树,可身不由己,这时摄像机成了我脱身的包袱。几次都没有爬上,徐德恒急坏了,他一手抱住小树,一手拉住我手臂的衣服也没能把我拉上,我虽然较瘦,毕竟有100多斤的体重。此时,他下了一个树叉,哈下腰来拽着我的裤腰带猛力一提,我顺势上爬,终于把我拉上了树。好险!尽管一排衣扣全部被树刮下,可摄像机竟然没有掉下去。老虎是不会爬树的,顿时,我觉得安全了许多。定过神来,只见老虎距我有20多米,我把后背略靠在树枝上,徐德恒在一边扶着我。距高临下,东北虎清晰可见,我把摄像机对准这只“大虫”,按动开关长达数十秒,野生东北虎栖息我东方红林业局奇源林场施业区的又一组珍贵镜头被录下了。此时的我似乎忘记了危险,冲同伴喊道:“哥们,珍贵的资料留下了……”。兴奋之余,我的心里觉得宽慰了许多,顿时觉得手指疼痛,我没戴手套,加上刚才在雪地上爬行双手已经麻木了。这时已是下午3时30分。北大荒的隆冬白天特别短,眼看就要日落了,我们5人谁也不想独自离开这个集体。为了大家都能安全脱险,我向距老虎较远的李江和陈晓红喊道:“李江,你有武器,你带陈晓红下山,找一帮工人来把老虎赶走。”李江和陈晓红同意了,避开老虎视线快步下山找人。此时,老虎还赖着不走,眼看天就要黑了,我和两名向导又饥、又渴、又冷、又累。怎么办?付荣急中生智,他说:“听说老虎怕火,咱们烧把火怎样?”我和徐德恒都赞成。烧什么呢?只见付荣毫不犹豫地脱下棉衣外罩。这时气温在零下摄氏十五六度,就靠这件棉衣来抵御风寒。只见他掏出打火机,把棉衣外罩点燃了。我们分析老虎不会朝火来,我和徐德恒迅速从树上下来,付荣边摇动着火衣边掩护着我们后撒,途中我们还亲眼看见了碗口大的小老虎的脚印……
尾 声
一场虎口余生、化险为夷的战斗过去了。在虎迹追踪的荒山野岭里,拍摄到野生东北虎,这是多少年来多少人梦寐以求的事。据有关专家介绍,野生东北虎是濒临灭绝的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以前由于过量采伐森林,人为的破坏生态,野生的东北虎逐年减少,目前我国公有十三四只,在黑龙江境内也只有七八只。保护它,研究它的分布、生存和活动规律是当前科研部门的主要课题和急需的资料。此外,这次虎中脱险虽是受尽惊吓,却也不得不感谢老虎的口下留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