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刘涛
随着时光的流逝,许多事情都记不清了,但战友孙元信的形象,依旧宛然在目。
2001年8月19日,一位共产党员,垦荒的老战士孙元信同志逝世了,享年73岁。他把毕生的精力都献给了北大荒。他的家属和孩子们扑倒在他身上,大声喊道:“元信!元信!”“爸!爸!”吊唁的人无不为之动容。孙元信同志山东邱县人,1948年参加工作,1949年1月2日参军,历任战士、班长、排长。参加过渤海、渡江战役,立过五次三等功,受过多次奖励。1958年3月从河南预备六师十八团转业,响应党的号召,来北大荒参加建设。度过了难忘的日日夜夜。
艰苦创业
1958年4月,孙元信和70多位转业官兵,背着简单的行李,踏着无人走过的茫茫大草原,他们在一个高岗上停了下来,农场的领导说:“就在这里建点。”命名为858农场小西山生产队。孙元信环顾四周,房无一间,地无一垄,映入眼睑的是一片荒原。那么辽阔,那么深远,长得象人一样高的小叶樟草,望都望不到边。
放下行李第一项任务是建屋,解决住宿问题。柞木杆打起屋架,割草围盖,屋里地面上铺上厚厚的草就是床。临时房屋建成了,住了进去。垦荒战士在一张白纸上,一边探索,一边前进。垦荒方式,既有早期用镐头和人拉犁的原始方式,也有用畜力牵引改良农具的半机械化,又有机械化大面积垦荒。在开荒点,孙元信同70名官兵一道用镐头、铁锹、刨锹等工具人力开荒700多亩,为当年种粮种菜争取自给创造了条件。后来以牛马半机械化开荒逐渐取代了人力开荒,并依靠畜力进行耕作。随着农业机械化的提高,畜力开荒种地被淘汰。农场给生产队调配了三台拖拉机,配备了相应的犁、耙等农具,成立了机务队。孙元信当了拖拉机手,参加了拖拉机培训班,结业后就到了作业点,集中垦荒,集中住宿。春天,天气还很寒冷,就开始从事开荒的准备工作,运机器、运拖拉机、运油料、种子、粮食等等。化冻以后,拖拉机要下地开荒,有时因土质粘,地势低洼,拖拉机陷入泥中“打误”,拖拉机驾驶员、实习生、农场的工人们,用沾满油污和稀泥的手,揩着汗,想尽一切办法和泥泞奋战着。开荒队涌现出一批先进拖拉机手,孙元信在开荒建点中由于刻苦钻研,也成为优秀拖拉机手,并连续三次被评为农场和垦区的劳动模范,还出席了退伍转业军人积极分子代表大会。
那时4月的春天,气温仍然在零下20度,屋里屋外冷暖相接,草原上结了厚厚的一层冰霜。晚上如同睡在冰窖里一样,冷气刺骨。当年的秋天,听当地人说,挖“地窖子”过冬,在冬天到来之前,都住进了挖好的“地窖子”里。寒冷缓解了,但“地窨子”阴暗潮湿,浑身难受。在漫长的冬季里,洗不上澡,入冬没几天,身上便生了许多“虱子”,晚上痒痒难忍,便把衣衫、内裤一脱,送到零下40度的外面去冻,和用开水烫洗。孙元信和他们的垦荒战士,在渺无人烟的荒原上,发扬解放军艰苦奋斗不怕困难的光荣传统,风餐露宿,披荆斩棘。吃的苦,真是尝所未尝。早饭吃咸菜土豆块,一年到头不换样,条件稍好一点后,一个月才能改善一次伙食。就这样孙元信苦了这么多年。增强了克服因难的决心和毅力,真正感到多么恶劣的环境,多么艰苦的条件,都泰然处之,乐观面对。孙元信生前总是说:“苦,从来没有吓倒我,而被我所打倒。可我总觉得苦中有甜,苦中有乐,苦中有味。苦,同样是美好的。”
风雨同舟
1958年6月,有人捎信给孙元信说,他的爱人带着孩子来了。他的爱人栾国英背着三个月的孙强,领着三岁的孙政,按照人指点的小西山生产队的方向,走在荒原野地里寻找丈夫的工作单位。孙元信接到信息,和他的战友从老远的工地迎过来,接他们母子三人。在北大荒的原野上见了面。随着大儿子孙政叫了一声“爸爸”,他们都哭了。在场的战友也默默无语。孙元信抱起孩子,心疼地对妻子说:“这里太艰苦了!”栾国英说:“你们能呆下去,我也能呆下去。”队长把孙元信全家安排了70多人一个大通铺的东头,暂居住下来。两个孩子生活没有什么特殊待遇,老大与大人一样,一天三顿大饼子咸菜,老二奶不够就喂苞米糊糊。两个孩子不但没有生病,而且越来越胖。
当时的小西山狼很多,三五成群,白天出没在草原,晚上围着集体宿舍转悠。守护孩子,不被狼袭击成了第一责任。水利工程会战期间,孙元信是施工组长,晚十点才能回来,一个大筒子房就剩下他们母子三人,栾国英就点上油灯,身边搁一个脸盆,一个木棒,屋外一有狼出没的动静,就敲响脸盆把狼吓走。第二年春天,两个孩子正午睡,母亲去食堂帮忙。小孙强睡醒后,爬到外边玩耍去了,玩累了在草垛上睡觉了。当发现孩子不见了,在家的人到处找也找不着,以为让狼叼走了。全队的人都从工地回来找孩子。孩子找回来后手和脚都冻肿了。妈妈心疼地哭了。队长说:“小强命大,没有让狼叼去,已是不幸中的万幸。”
孙元信经常自己赶马车到虎林拉物资,两天一个来回,如果急需,就当天往返。一次天黑回小西山的路上,有三、四只狼在后面追上来,向拉车的马扑来扑去,马受惊吓不听使唤了。孙元信一边用鞭子抽打,一边点燃准备好的火把,驱赶恶狼,狼见火光后落荒而逃。孙元信说:“这样的险情经常遇到,你不怕狼,狼就怕你。”孙元信参加工作53年,家庭分居30年。1948年至1958年,10年在部队工作,爱人和孩子生活在山东老家。1958年至1962年由858农场小西山搬到伟光分场团结、吉安、德福。四年搬了四个地方。1962年至1977年,先后在生产资料站、伟光供销社工作,家仍在伟光德福村,只有节日才能回家看看,一切家务和孩子的学习教育都留给爱人。1972年以前在吉安、德福住人家的房子,住对面屋。1973年才买了两间40平方米的低矮的土坯房,安顿下来。吃的是农村粮,种的是农村的口粮田。两个上学的孩子放学就得去地里采猪菜回来喂猪。放暑假他爱人领着两个孩子去草甸子割烧草,放寒假又带孩子上山打烧柴,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一个为了事业,一个为了家庭,风里雨里工作和生活在北大荒,就没有回过老家山东看看。孙元信1978年调到虎头渔场任场长,全家才能生活在一起。1976年至1978年老俩口先后又送走两个儿子参军入伍。
孙元信参加革命后,从一个放牛娃到一名革命军人,从一名军官到一名农场工人。到北大荒他有三句话:第一,在岗位上永远跟着共产党和毛主席干革命,在任何情况下都不动摇;第二在经济上公私分明,不贪占公家一分钱;第三,工作作风正派,光明磊落,经得起任何风浪的考验。在他的一生中用实际行动实现了他的诺言。多次立功受奖,被授于“五好党员”、“五好干部”、“劳动模范”、“先进工作者”等称号。他是我们军垦战士的杰出代表,他永远活在“北大荒”人们的心中。